废除非法运输毒品的死刑是否会减少威慑力?

mika
11 Min Read

废除非法运输毒品的死刑是否会减少威慑力?

2025年刑法修正草案提议废除对运输毒品罪的死刑,改为不得减刑的终身监禁,旨在使刑事政策更加人道化,符合国际承诺,并克服死刑适用中的一些不足。

从实际审判的角度来看,广治省人民法院副院长黎铁雄认为,这一提议引发了一些关于维持对毒品危害的威慑力和保护社区能力的疑虑。

运输毒品罪非常普遍

在将毒品引入社区的一系列行为中,非法运输毒品(2015年刑法第250条,2017年修订)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是将毒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纽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总结报告,2023年全国法院共审理毒品案件26,469起,涉及毒品相关罪名(生产、买卖、运输、储存、组织使用)的被告人41,419人。

其中,非法运输毒品罪占总案件数的38.2%,约10,111起案件和15,802名被告人。

这是毒品犯罪中第二常见的罪名,仅次于买卖罪(42.5%),远高于生产罪(8.3%)或储存罪(7.9%)。

这一比例显示,运输毒品是主导行为之一,在毒品犯罪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述数据反映了运输行为不仅在毒品犯罪网络中普遍,而且是“桥梁”。

这要求刑事政策必须仔细权衡,以确保威慑和预防效果,特别是在考虑如2025年刑法草案提议的刑罚变更时。

对运输毒品罪犯的严厉判决不仅旨在惩罚个人行为,还有助于预防类似行为。

应保留对非法运输3公斤以上毒品的死刑

支持废除运输毒品罪死刑的人道精神,从实际审判的角度来看,我们不禁对这一变更的影响感到担忧。

长期以来,死刑被视为对毒品犯罪,特别是在重点边境线上的重要心理压力工具。

目前,在广治省,毒品犯罪有雇佣未成年人运输毒品以避免死刑的趋势。

如果将死刑改为终身监禁,即使不考虑减刑,一些冒险者,通常是贫困或被胁迫的人,可能仍会因利润而接受风险。

鉴于2023年毒品案件中38.2%涉及运输,这一行为是将毒品引入社区的“主要门户”之一。

如果废除死刑,运输案件数量可能会增加吗?

2022-2023年广治省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显示,跨国运输毒品的网络日益复杂。

严厉的刑罚如死刑可能有助于限制这些网络的胆大妄为,从而减少毒品供应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如吸毒和衍生犯罪。

草案认为,运输者通常只是“雇佣工人”,并非主谋,因此不需要适用死刑。

然而,审判实践表明,确定运输者的角色并不简单。

在许多案件中,运输者明知毒品数量巨大(数十公斤)及其行为的后果,但仍故意为之,以获取利益。

尽管不是主谋,他们的行为直接促进了毒品进入社区。

如果废除死刑,类似对象可能以“雇佣”为由请求宽大处理,降低法律的严肃性。

基于审判实践和运输毒品罪比例的数据,应考虑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保留对非法运输毒品的死刑,特别是当毒品数量达到3公斤以上时。

低于这一数量的情况,可适用不得减刑的终身监禁,以确保人道性,符合国际趋势。

将定量标准从100克提高到3公斤,有助于将死刑集中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的重大运输案件,同时减少在次要角色或小数量情况下的死刑适用风险。

此外,还需结合社区法律宣传教育措施,提高对运输毒品行为后果的认识。

经济支持和为民众创造就业机会也是减少参与运输毒品行为的长期解决方案。

打击毒品斗争需要法律的严肃性,但也需要灵活性,以确保正义和社区安全。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