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主席两次回乡访问

越南中文社
13 Min Read

时隔50年重返故里

1957年6月14日,在半个世纪漂泊寻找救国之路后,胡志明主席首次回到位于南坛县金莲乡的家乡。保存在义安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的文件记录显示,当到达荣市时,尽管省领导邀请他在招待所休息,胡伯伯说:“离家、离乡已经很久了,伯伯必须先回家看看。”

穿着简朴的卡其布衣服和熟悉的橡胶拖鞋,胡伯伯回到了童年时代的旧居。刚走进院子,胡伯伯静静地站了很久,凝视着熟悉的景象。那时,他的亲人已经去世,只剩下几个远亲。当邻居们纷纷前来问候时,胡伯伯激动地拥抱了放牛、放风筝时的朋友黄田,然后哭了出来。胡伯伯还去了曾经为家庭挑水的古井,然后慰问了村里的贫困居民。

胡志明主席两次回乡访问

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高级讲师麦光荣教授认为那是一次充满情感的回归。经历了许多艰辛,他在国家获得独立时回到了出生地。那时胡伯伯的心情是快乐和记忆的混合。

在义安省人民代表会议上,胡志明主席激动地朗诵了诗句:“故乡情深义重/五十年间有多少情”。

他说“很久回到故乡,人们通常会感到悲伤和快乐。但伯伯没有感到悲伤,只有快乐。”快乐是因为离开时国家还在殖民统治下,人民是奴隶;现在回来,国家已经独立,人民成为自由公民,成为家乡和国家的主人。

胡志明主席表扬了义安省在抗战中的巨大贡献:超过8万青年入伍,超过一百万民兵参战,96个集体和个人受到政府表彰。但他也强调:“在抗战中,同胞们已经努力了,现在在和平时期也要努力,在各个方面建设国家。”

胡志明主席两次回乡访问

谈到教育,胡伯伯提醒“我省有超过7万学生。这很好,但其中只有32名高中女生和865名初中女生太少了。孩子们必须努力。父母不要舍不得让孩子留在家里不让他们上学。”胡伯伯还强调:从学习好到劳动好;工业和农业都需要有文化水平的劳动者,以便国家经济进步。

胡伯伯还提到了义安省的许多任务,如建设工厂和水利工程以服务农业,注意增加生产和节约。政府需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特别关注伤员——那些为保卫祖国牺牲了一部分血肉的人。

在谈话结束时,胡伯伯问:“我省有着非常光荣的革命传统。我想问同胞们有没有与其他省份竞赛,建设使我省成为一个模范省份?同胞们能不能努力?”整个会场响起了同声的回答:“报告伯伯,我们决心。”

连接民心

1961年12月,胡志明主席第二次回乡,这是一次已经计划好的工作行程。刚下荣市机场,胡伯伯没有坐上准备好的花车,而是选择坐在保卫部门车辆的前座上,以便可以向路两边的民众挥手致意。

在省委招待所,到了吃饭时间,胡伯伯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米饭包先吃,然后才享用省里准备的饭菜。之后,胡伯伯回到外祖父的村庄黄洲,与亲戚们见面,其中包括小时候常一起钓鱼的朋友禄(又名玄)。

胡志明主席两次回乡访问

在12月8日至11日的行程中,胡伯伯访问了许多县,与干部和人民交谈。在永城县永盛乡,看到天气炎热,一名干部打算为胡伯伯撑伞。胡伯伯推开,指着人群问“你有足够的伞为乡亲们遮阳吗?大家都能忍受阳光,为什么伯伯不能忍受?”

和上次一样,胡伯伯特别关注教育和儿童。在永盛乡给孩子们发糖果时,胡伯伯叮嘱保育员“要想照顾好孩子们,首先要有爱心,而孩子们总是可爱的。”胡伯伯还告诉学生们要珍惜前辈种植的树木。

在义安省山区师范学院,胡伯伯叮嘱教育环境要清新、规范,要从最小的事情关心学生。在与金莲乡成千上万民众交谈时,胡伯伯提醒“不要让儿童瘦弱、多病、患沙眼。”

在与政府的谈话中,胡志明主席强调要加强水利以发展农业。在工业方面,工人和干部需要合理化生产,提高生产力,应用科学技术。商业需要正确执行政策,计算“国家和人民都有利”。

在离开家乡前,胡伯伯叮嘱义安省地广物博,人民有英勇和勤劳的传统。同胞和干部必须有决心奋斗建设成为北方最富裕的省份之一。这样做就是在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统一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麦光荣教授评价,在两次回乡中,胡志明主席始终保持公正态度,不偏袒,不因为义安省是出生地而优待。胡志明的思想、道德、风格表现得很清楚:对家乡的爱总是与民族的共同利益、与建设祖国的责任紧密相连。

胡志明主席两次回乡访问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