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叻重新定位自己: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mika
By mika
10 Min Read

大叻重新定位自己: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从7月1日起,大叻市正式按照两级政府模式运作,被划分为5个区。这一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期望。

同时也有担忧:这个“遗产城市”在划分为多个区后,能否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生态特色?

经过130年的形成,大叻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旅游中心,还是越南独特的文化-生态“首都”。

大叻重新定位自己: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拥有温和的气候、无尽的松林、湖泊和城市内的瀑布,大叻拥有“天赐”的自然优势,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

在文化方面,大叻是近20个兄弟民族的聚集地,形成了一个多彩、富有特色的文化空间。

超过2000座古老的别墅,法国建筑与本土建筑的交织,已成为确认城市遗产地位的“软资产”。

特别是,大叻拥有许多国际级的遗产,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中部高地铜锣文化空间、阮朝木版和朗比昂生物圈保护区。

大叻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在音乐领域的成员。

这些称号不仅是荣誉,也是对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如果仅将大叻视为一个行政单位,将难以保持其景观、建筑和特色的完整性。

大叻重新定位自己: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为了避免这些后果,需要一个超越行政边界的特殊管理模式。我认为,需要一个省级级别的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大叻的文化-遗产问题。

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协调总体规划,保护遗产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这不仅是“协调委员会”,还必须成为连接各区、部门、社区和企业的“指挥家”,确保所有发展活动不会失去特色。

实际上,世界上许多遗产城市已经成功应用了“共同治理”模式。京都(日本)基于社区咨询建立了保护规定,魁北克(加拿大)有一个独立的遗产委员会,琅勃拉邦(老挝)将节日组织权交给当地社区。

这些模式强调了社区、企业和政府作为共同创造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管理。

一个并行的解决方案是在大叻划分为5个区后,为整个大叻空间制定一个文化-遗产-生态的总体规划。

这个规划必须限制建筑密度,保护松林、湖泊、古老别墅,同时整合节日组织标准,保持活跃的文化空间。

资源使用、空气和水源管理的规则需要严格设计,保护核心生态系统——这是使大叻成为“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的关键因素。

大叻重新定位自己: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最后,在大叻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旅游空间中,明确和主动地将权力下放给当地社区和创意企业,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持和激活特色的关键因素。

与其让政府单方面承担保护和发展责任,大叻需要朝着公私合作(PPP)和公私社区合作(PPCP)的模式发展,其中居民、艺术家、文化组织和旅游企业成为从遗产中创造新价值的积极参与者。

这种权力下放机制需要通过优惠政策、支持创意创业以及为社区组织参与森林保护、传统建筑保护、民间节日恢复、开发与本土相关的旅游产品(如民宿、生态农业、文化-音乐故事旅游)的法律空间来具体化。

大叻重新定位自己: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

这样的权力下放将有助于留住创意居民,激发当地文化资源,同时为地方经济创造扩散的价值链。

这也是大叻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式:不仅是一个观赏的地方,而是一个生活的地方:与居民、记忆和21世纪文化城市的新梦想一起生活。

行政改革是必然趋势。对于遗产城市大叻,需要一个灵活的管理模式,能够保护和发挥长期价值。

只有这样,大叻城市区才能继续崛起,不仅确认其作为旅游城市的地位,还是世界地图上的国家文化象征。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