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1日的文章“新山一机场T3航站楼现代化、规模宏大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之后,许多读者继续就这座耗资11000亿越南盾、运营四个多月的新航站楼接车区域的不便之处发表意见。
读者Nguyễn Văn Lục讲述了一次骑摩托车到T3航站楼接亲人时遇到大雨的经历。指示牌不清晰,进入主大厅时被保安拦住,因为摩托车被禁止进入。转身出去,看到一个停车点,停好车后被要求…步行进入航站楼。
“雨太大,只好放弃,继续找其他地方停车。最后虽然找到了停车位,但必须下到地下室,绕很远才能到达上航站楼的电梯”,这位读者愤怒地说。
同样,读者Nguyễn Văn Lục表示,难以接受一个大型航站楼的接送客人如此不便。
像这位读者这样的越南客人已经很辛苦,更不用说国际客人了。从家叫出租车相当顺利,但回来时却像受刑。推着行李找出租车,却不知道站在哪里。
读者Nguyen Van Khanh“体验”叫科技车,必须多次预订才有车。但当预订成功时,司机因为不想进入T3航站楼接客而要求取消订单。最后客人不得不等待20-30分钟才有车接。
在回家的路上,司机分享说:真的没有人想进入T3航站楼接客,因为经常堵车。高峰时段,他们必须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接客地点。
有电子邮件账户Toan****@gmail.com的读者表示,当他从海防飞往胡志明市时是晚上。进入航站楼后,这位读者没有看到清晰的指示牌,路线就像“迷宫”,转了很久才找到出口。
“出去的时候,路线也同样混乱。对于像我这样不住在这个区域的人来说,找路真的很辛苦。尽管T3航站楼现代化,我仍然觉得T1航站楼更方便,更容易走动”,这位读者分享道。
“两次在T3航站楼遇到类似情况。推着沉重的行李在上层,看到指示牌说要乘自动扶梯下去,而直下的电梯却写着‘仅供客人使用’,使得移动更加困难。
在上层,机场内的接送车报价“天价”。到第2区(旧)的行程被叫到550,000越南盾,讨价还价到500,000,然后是480,000越南盾。
最后,到了底层,叫科技车只需180,000越南盾就能走同样的路程”,读者Lão Đại愤怒地说。
一些出租车司机表示,越南客人还可以问路,但外国客人通常不得不拖着行李绕来绕去,甚至走到公交区或大路上。出租车想接客也难,因为不允许在规定区域外停车。
读者Nhu Nguyễn表示,一个月前,从岘港飞往胡志明市的航班后,在T3航站楼接车让这位读者“像韭菜汤一样混乱”。
预订车后必须等很久。司机又不能进入客人站立的区域,要求向前移动约500米。人多,又要推着行李下到已经疲惫的楼层,等到接到车时更累。花了近20分钟才叫到一辆7座车。
与此同时,读者Mr. Tran分享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际机场的体验。指示牌非常清晰,为公交车、出租车、科技车等每种车辆分流。每种车辆都有自己的方向,车辆排队有序,运作协调,几乎没有拥堵。
读者Khai Phong认为,像T3航站楼这样耗资11000亿越南盾的工程,在设计和运营上仍然显示出不协调。从T1、T2到“现代化”的T3,新山一机场的接送客人组织仍然混乱,缺乏合理和科学的安排。
读者建议应该学习樟宜机场(新加坡)的模式,乘客和车辆都排队,按照机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上车。
车辆以“鱼骨”形式进入,然后转向主路,避免像新山一机场那样出租车排长队的情况。
“不能接受一个国际机场的司机直接进入大厅接客,像市场一样问客人要不要坐出租车。我们需要倾听并接受世界上的好东西”,读者建议。
许多读者还认为,完全可以立即实施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T3航站楼的体验。需要为接客设置单独的车道,安排协调人员以避免推挤、招揽或“宰客”。
读者建议需要增加科技车接客点,靠近航站楼出口,以便乘客不必拖着行李走太远或移动多个楼层。同时需要加强对机场出租车价格的管理,公开价格表并鼓励无现金支付以限制价格欺诈。
特别是为骑摩托车的客人服务,需要改善停车位的位置,确保靠近电梯和方便的进出口,特别是在雨天。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