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航空港总公司(ACV)刚刚提出了两个机场之间的开发分配方案,这是在预计从2026年开始运营的龙城机场(位于同奈省)背景下提出的。这是越南最大的机场,正在实施第一阶段,每年服务能力为2500万人次旅客和120万吨货物。
ACV提出的两个方案是基于仁川机场联合体(IAC)的分析,该联合体是龙城机场管理和运营咨询单位。
在第一个方案中,所有国际航班将转移到龙城,预计每年超过1900万人次旅客,以及约150万国内旅客服务于中转需求。届时,新山一机场(胡志明市)将专注于国内航线,每年约2950万人次旅客。
根据这个方案,两个机场之间的开发分配比例为:新山一机场占国内总流量的95%,龙城机场占国际流量的100%,形成南部地区国际航空中转中心的基础。
第二个方案是根据飞行距离来划分的。新山一机场仍然接收所有国内航班和部分短途国际航班,预计每年总产量达到380万人次国际旅客,主要集中在1000公里以下的航线上。
而龙城机场将承担所有长途国际航班,预计每年总产量约为1530万人次,以及部分国内旅客流量服务于中转需求。具体分配比例是新山一机场开发国际总流量的20%,剩余的80%在龙城机场。
根据咨询联合体的说法,上述两个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具体来说,将所有国际航班转移到龙城机场的方案有助于形成集中的国际航空中心,提高系统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人力、设备、流程)。这种方法也有助于龙城机场明确其作为主要国际中转港的地位,减轻新山一机场的压力,避免需要重新调整规划。
此外,上述方案还限制了旅客在两个机场之间移动的情况,这通常需要额外花费约4.5小时,并减少了关于飞行地点的混淆。
然而,上述方案也有其局限性,即胡志明市的旅客会因为龙城机场距离市中心比新山一机场更远而感到不便。
对于第二个方案,咨询联合体表示,胡志明市的旅客有飞往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国际航班需求时,新山一机场保留短途航线会更加方便。同时,这个方案也有助于利用新山一机场现有的基础设施,短期内降低龙城机场的成本。
然而,这个方案会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因为需要同时维护在两个机场进行国际开发的资源。旅客也容易混淆地点,同时中转旅客因为需要在两个地方之间来回移动而额外花费时间。这种分配方案也可能分散国际流量,削弱龙城机场作为地区中转中心的竞争力。
基于预测增长数据和来自各国的经验,ACV表示,将国际航班活动分散在多个地点可能会降低中转能力和与地区内其他机场的竞争力。因此,该单位评估将所有国际航班合并到龙城机场将有助于增强这个航空枢纽的中心地位和竞争力。
此前,在上述两个方案中,越南民航局高度一致同意将所有国际航班从新山一机场转移到龙城机场,以确保管理和开发的便利性,同时优化资源。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