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频繁增加费用,加上一系列税收、促销、运输、运营...使得总成本可能超过收入的40%,卖家的利润被侵蚀,面临巨大亏损风险。
即使在销售数千单的情况下,仍然害怕亏损。TikTok Shop将卖家费用提高到每单收入的17%后,许多小商家因为利润越来越被挤压而发声抗议。
Ngọc Bích女士(经营家用商品)表示,一个价值175万越南盾的订单,税费已经占到387,000越南盾(收入的36%),其中TikTok Shop的费用超过360,000越南盾。扣除额外的运输和包装费用后,即使卖出商品也亏损。
“卖得越多,亏损越多,如果持续下去将会破产”,她说。
根据Bích女士的说法,TikTok Shop的费用包括交易费、平台佣金、联盟佣金、Xtra优惠券服务费...已经占到总税费的93%。
类似地,Bích Chi女士(胡志明市)曾经每天处理1,500-2,000单,不得不额外雇佣5名工人,但利润非常微薄。当平台增加费用时,她和丈夫决定转向,只专注于利润稳定的产品,减少订单规模,并将员工减少到2人以维持业务。
据《青年报》观察,面对平台高额费用的压力,许多在线卖家已经转向优化每单利润,放弃每天百单或千单的目标。
例如,以前卖200,000越南盾的单子只赚10,000越南盾,现在同样的价格但设法赚约60,000越南盾。利润率太低的产品随时准备放弃。
经营家用商品的Hải Thanh先生(胡志明市)表示,一个原价50,000越南盾的产品在平台上卖约90,000越南盾,但扣除人工、运营、税费和平台费用后,每单只赚约5,000越南盾。如果客户取消或丢失货物,所有成本都白费。“计算不周可能随时破产”,他说。
为了保持利润,Thanh先生不得不削减成本,包括限制库存。以前他租了一间房子作为仓库,现在已经退租,利用自己的房子既住又作为仓库,每月节省超过3000万越南盾。
尽管努力改变,但许多小商家仍然担心平台在未来突然增加费用的风险,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这种不安也让不少人寻找多样化销售渠道的方法,利用Facebook、Instagram、Zalo...与电子商务平台并行。同时寻找机会吸引客户到实体店体验,提供比在线购买更便宜的价格。
优化利润,减少对平台的依赖。与《青年报》交流时,24hStore零售系统的电子商务总监Nguyễn Thị Ánh Hồng女士分享了经验:除了按照优先考虑高利润率(从17%起)的产品类别重新构建产品目录外,企业应增加通过主动网站(CRM、电子邮件、Zalo、独立直播)销售的比例,以保持比平台更高的利润率。
同时,卖家也应通过减少使用“补偿利润”的优惠券,转向直播技术指导内容,增加upsell(增量销售,鼓励客户更多消费)的能力来优化广告和运营成本,而无需大幅降价。
根据Hồng女士的说法,卖家需要主动谈判运输、合并订单、优化仓库以降低成本,同时确保运营能力。特别是,为了长期留住客户,企业需要加强售后价值和客户服务。
例如,实施组装服务、设备押金、定期维护套餐以创造稳定的收入流 - 减少完全依赖产品销售...
“为了保护权益以及维持可持续的业务运营,小商家、零售企业可以组织销售协会与平台交流,正式反馈,建议平台明确公布按行业的费用表,帮助小企业及时调整”,Hồng女士说。
与此同时,公共政策硕士Huỳnh Hồ Đại Nghĩa认为,经过多年“烧钱”建立生态系统后,电子商务平台开始转向向卖家收取可持续费用是国际趋势。亚马逊、eBay、阿里巴巴...早已按照这一方向运营。
然而在越南,平台增加费用但缺乏咨询机制和费用使用的透明度,让许多人感到被“置于既成事实”。显然,许多小卖家被迫提高价格、合并订单或退出平台。一些低价产品因为无法覆盖成本而被淘汰,使得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失去了多样化和价格优惠的选择。
平台必须遵守透明度。电子商务平台在缺乏对话的情况下实施费用增加,很可能会失去信任,这是数字生态系统中生存的关键因素。
Nghĩa先生认为,为了确保客观性,国家不应干预价格,但必须干预平台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目前的电子商务平台拥有高度自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灰色地带”自由运营。
具体来说,专家提出了三种机制。首先,费用结构的透明度机制。所有信息必须清晰、易懂,定期报告。其次,在直接影响政策出台前咨询卖家社区,特别是小商家群体的机制。第三,制定由国家颁布的电子商务行为准则,保护消费者和卖家的权益。
“同时需要建立法律框架来承认和保护电子商务小商家群体,这一力量目前仍处于企业协会系统和劳动法的保护之外。更具体地说,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和公平的电子商务环境,需要相关各方之间更明确的协调和‘角色分配’”,Nghĩa先生提议。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