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国际机场建设在5000公顷的面积上,总投资超过336万亿越南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从2026年中开始运营,年旅客吞吐量为25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为120万吨。
越南机场总公司(ACV)提出了两种分配方案:从2026年起将所有国际航班转移到龙城,或者仅转移长途国际航班,保留新山一的短途航班。
据ACV称,将所有国际航班转移到龙城是战略解决方案,因为新山一多年来一直超负荷,国际和国内航班在有限空间内同时运营导致拥堵,服务质量下降。相反,龙城被规划为长期发展,完成三个阶段后年最大吞吐量可达1亿人次。即使在第一阶段,机场也能服务2500万旅客,拥有现代化基础设施、宽敞的航站楼、自动化技术和顺畅的移动流线。
龙城的位置也更便利,远离居民区,没有飞行时间限制,并通过高速公路、环线连接,未来将有地铁。ACV评估,将国际航班集中在龙城将有助于新山一减轻压力,提高国内航班运营质量。预测到2060年,如果将所有国际航班转移,龙城的旅客可能达到9200万人次,而并行运营则会较低。
越南民航局和许多国际航空公司也基本同意这一方案,认为将国际航班集中在龙城将便于管理,优化资源。
然而,据曾参与多个国际机场规划的Ngô Viết Nam Sơn博士建筑师称,龙城和新山一可以独立运营,同时承担国际和国内航班。因为如果将全部国际航班转移到龙城,两个机场将相互依赖,因为国内旅客到达新山一后需要额外移动40公里以转机,反之亦然。“当连接网络尚未完善时,这种不便可能会降低新机场的吸引力,”他说。
引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例子,Sơn先生表示,此前北美国家曾建设大型机场Mirabel,并将所有国际航班从距离约55公里的旧地点Dorval转移过来运营。但由于距离远,连接不便,航空公司也不愿运营,因此政府后来不得不在Dorval机场重新开放国际航班。至今,Mirabel仅用于货物运营。
据Sơn先生称,机场建设进度必须与交通项目同步,其中最紧迫的是高速公路和环线。地铁和胡志明市至龙城的铁路是必要的,但资金大、时间长,因此当前应优先关键道路项目,因为它们可以更快实施。
同样据Sơn先生,为了使龙城机场真正成为大型中转中心,除了基础设施外,关键因素是国内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达到国际水平。因此,机场运营计划必须与航空公司发展目标相结合,不能强加不利于其业务效率的方案。
“一个现代化机场如果航空公司尚未具备国际竞争力,也难以高效运营,”他说,并认为越南航空公司的提议,即在新山一保留一些短途国际航班,而龙城专注于长途航班和部分国内航班,是合理的方案,需要权衡。
持相同观点,日本OCG代表(提供交通、城市、环境等咨询服务)Phan Lê Bình博士认为,东京的经验也值得参考。此前,羽田是东京唯一的机场,距离市中心约26公里。当这里超负荷时,日本在75公里外建设了成田机场,于1978年投入运营,并将国际航班转移到这里。然而,尽管成田通过地铁、高速公路等连接,但距离远,进入东京市中心的移动仍耗时且成本高,因此运营效率不高。
在仔细评估旅客和航空公司需求后,日本于2010年在羽田增建跑道,接收国际航班。目前,该国在羽田和成田并行运营国内和国际航班,进行适当分配,相互支持。
“在两个地方同时安排国际运营需要额外的人员、设备和成本,但日本仍然实施,因为方便旅客,”Bình先生说,同时建议越南在分配两个机场运营时,应以旅客便利为中心,特别是在龙城-胡志明市连接有限的情况下。
类似地,胡志明市理工大学航空工程系原主任Nguyễn Thiện Tống副教授博士也认为,应至少在新山一维持国际航班几年,特别是当总投资11万亿越南盾的T3航站楼刚刚投入运营,将总吞吐量提高到每年5000万人次。
“只有当交通连接完善或新山一超负荷时,才逐步转移到龙城,”他说,并认为当前可以将全部货物、物流和航空服务转移到龙城机场,以减轻新山一的负担。
此外,Tống先生提议参考世界上一些地方的模型,将机场交给独立管理单位,可能让投资者参股。这种方式有助于主动制定吸引航空公司、旅客、竞争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策略。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