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上午,在胡志明市国际旅游展(ITE HCMC)2025年高级旅游论坛框架内,木版小组的小型展位变得热闹起来。范明海先生(43岁,文化研究员;工作于顺化大学艺术学院)热情地向参观者介绍著名的民间画流派:东湖画、Sình村画、金黄画、Hàng Trống画等。
在国际展会中体验越南文化
不仅展示,小组还带来了独特的体验活动。利用准备好的纸张,游客可以亲手使用越南民间画的共同黑色轮廓技术木版,然后印在纸上。从熟悉的画作如公鸡、抱鸭的小孩、风格化的汉字,到顺化宫廷的龙凤图案,每件作品在几分钟内完成,让许多外国游客赞叹不已。
“我没想到越南有如此生动的民间手工艺画。当我亲手印一幅东湖画时,我清晰地感受到了其中隐藏的精致和文化意义”,一位外国游客分享道。
范明海先生分享说,他的旅程始于研究Sình村(顺化)的民间画和阮朝宫廷图案。Sình村画原本具有祭祀性质,用于仪式后焚烧,因此在当代生活中几乎消失。“说是画,但大部分不是用于装饰,而是仅服务于仪式。因此,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或者如果知道,也觉得陌生,难以接近”,海先生说道。
他曾经多年组织免费体验活动来推广,但不太成功。“Sình村画几乎失去了地位,最后一位艺人是Kỳ Hữu Phước先生,也还没有继承人。我也知道,如果只介绍一个画派,会非常困难。想让人们关注,必须将故事融入一个更大的整体画面中”,他讲述道。
从Sình村画到木版画:许多越南民间画派的共同家园
从那时起,他创立了木版,不仅是为了介绍Sình村画,而是作为许多越南民间画派的“共同家园”,所有都共享木版印刷技术。通过熟悉的图像如东湖公鸡画或抱鸡的小孩,他巧妙地引导观众了解Sình村画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走的道路相当孤独,很少得到社区的关注。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些真正热爱的个人、专家和外国游客。最大的转折点是当The Decor Hub,一家在胡志明市的企业,表示愿意合作”,他分享道。
正是这次合作帮助木版首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该单位的代表,河阮女士,在了解到项目后,飞到顺化直接会见海先生并推进合作。“企业正是传统手工艺文化艺术模式的翅膀。没有这种支持,我们很难有机会在像ITE HCMC这样的国际活动中亮相”,海先生强调道。
越南民间画具有治愈能力
令人惊讶的是,在workshop中花费最多时间的是中年男性和年轻人。他们耐心地印每一幅画,沉迷于观察每一个木刻线条。海先生意识到:“或许民间画触动了深层情感,帮助他们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找到宁静。这可能是一种治愈形式”。
河阮女士(致力于让木版画文化更接近公众的人)正在指导如何在画板上涂抹墨水
他希望木版不仅停留在短期活动中,而是面向一个常设空间,让公众来欣赏和体验。更远地,小组希望通过订购为艺人创造输出,将产品送到艺术爱好者手中,从而滋养传统工艺的脉络。
每一幅民间画都承载着文化精神信息。例如,Sình村的“Ông Đốc船”画,与陈圣和Phạm Nhan的传说相关,象征着阳间和阴间的交融。或者“灵马”的形象,不仅用于装饰,还带有引导灵魂的意义。
“Ông Đốc船”(左侧)和“灵马”(右侧)都承载着文化精神信息
顺化宫廷图案如花鸟(牡丹和对鸳鸯)象征着富贵和圆满幸福。同时,公鸡画让人联想到阳卦——太阳,男性的五种美德(仁、礼、智、信、义)和驱散黑暗的鸣叫声。
“观众不仅欣赏一件美术产品,还触及越南人深层文化、信仰的层面”,海先生说道。
在首次亮相ITE HCMC后,木版被许多国际游客所知,开辟了广泛发展的潜力。海先生和同事们希望继续将这种体验带到其他大城市,组织定期workshop,特别是激励年轻一代。
“最终目标不仅是保护,而是为民间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它与现代生活同行。我们希望通过旅游,越南传统文化遗产能更强烈地传播到五大洲的朋友”,海先生肯定道。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hanhn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