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雨》中女船夫的真实生活

woo
By woo
25 Min Read

最近,电影《红雨》上映后,71岁的阮氏秋女士,来自Triệu Phong乡,接待了许多来访者。她是人物O Hồng的原型,那位在Thạch Hãn河上运送战士的女船夫。在Triệu Phong乡的一间四级房屋里,她缓缓讲述了自己与渡船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生。

阮氏秋女士与父母和三个兄弟住在旧Triệu Giang乡,该地区当时由越南共和国控制。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协定》签署后,北纬17度线成为临时分隔南北方的边界。广治省的一部分从Bến Hải河以北获得解放,而河以南地区(包括广治市)则处于美国和越南共和国政府的控制之下。

在1972年春夏战役的两次进攻中,到1972年5月1日,越南南方解放武装力量完全控制了广治省。由于失去了广治的战略基地,并面临失去承天省的威胁,以及越南化战争计划的崩溃,美国补充了武器装备,让越南共和国军队反攻夺回广治,特别是古城——一个在政治和外交上具有重要作用的地方,是双方意志的象征。

1972年6月28日上午,越南共和国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组织了代号为“蓝山72”的反攻行动,以夺回广治,开始了对古城地区81天夜间的炮击。对手的目标是在7月10日,即巴黎会议预计召开的三天前,将旗帜插在古城上,以在谈判桌上施加压力。

电影《红雨》中女船夫的真实生活

炸弹整日轰炸,人们流离失所,有的逃往南方,有的逃往北方。阮氏秋的父母疏散到广平省(旧),三个兄弟逃往南方。阮氏秋留下来参加乡里的游击队。1971年,她17岁时,与Nguyễn Câu先生订婚,他在Thạch Hãn河上以捞蛤为生。未婚夫逃难到南方,在岘港被越南共和国军队抓去当兵。

虽然还没有举行婚礼,但阮氏秋被视为儿媳,因此搬到公公Nguyễn Con在Giang Hiến村的家中居住,该村位于Thạch Hãn河边,距离古城约两公里。每天,Con先生驾驶装有发动机的木船去捞蛤谋生。当广治古城成为战争的焦点时,Con先生自愿驾驶船只运送部队渡过Thạch Hãn河进入古城。

当时,Thạch Hãn河是连接后方与古城战场的唯一通道。从Thạch Hãn桥顺流到古城约1.5公里,夏季水浅,有许多段部队可以涉水或短距离游泳。顺流而下,河水深且宽,部队必须乘船才能渡过。“看到从北方来的部队大多是年轻书生,可能不熟悉水性,又携带许多行李,所以我父亲自愿承担运送部队过河的任务,”阮氏秋解释道。

穿越炮火运送部队过河

每天,阮氏秋目睹公公和其他一些人驾驶船只将部队从Thạch Hãn河北岸运到南岸,并将伤员运回后方。与此同时,B52飞机不断投弹,烟雾弥漫,海上炮火连续射击。不放心公公独自驾驶船只,阮氏秋请求去帮忙。“那时候,驾驶机动船只有男人,没有像我这样年龄的女孩去帮忙,”阮氏秋回忆道。

部队在阮氏秋家附近集结,等待出发命令。船只离岸时,她坐在船头观察飞机和炮火袭击。每当B52出现,天空有长烟迹时,她就通知父亲迅速靠岸。接近古城南岸时,Con先生关闭发动机,阮氏秋稳住船桨,让水流自然将船推靠岸,部队容易跳上岸。返回时,必须运送伤员,因此父女俩驾驶船只非常平稳,尽量减少碰撞以免加重伤口。

在81天夜间的战斗中,广治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只剩下Bồ Đề学校尚未倒塌。白天敌人集中攻击,如果过河容易被发现,因此许多天父女俩必须等到夜晚。但夜晚,敌人又投放照明弹,每颗照明弹燃烧约两小时,使天空明亮如昼,父女俩必须设法避免被发现。“有时敌人投弹,我们必须稳住船,等待波浪平息后再继续。我一边抱着枪,一边划船,努力保持冷静以免翻船,”她回忆道。

电影《红雨》中女船夫的真实生活

雨季,Thạch Hãn河水上涨,水流每小时都在变化。不熟悉的人容易迷失方向,但阮氏秋的公公一生与河流为伴,熟悉每一段水流和浅滩,因此教她如何安全地操控船头的船桨。每天父女俩运送5到10趟,每趟10人,高峰日几十趟。船只不仅固定一条路线,而是分散到多个点。

多次船只正在过河时遭到敌人投弹,战士们趴在父女俩身上掩护。“部队非常心疼我们父女。每次划船接近岸边时,他们跳下水稳住船,不让我下水稳住,”她说道。一次船只即将完全过河时,敌机出现,她跳入水中,正好炸弹落下。炸弹的压力使她昏迷,留下头痛的后遗症至今。

尽管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阮氏秋说无法忘记那些年轻面孔在进入战场前挥手告别的笑容,以及那些未能及时返回后方治疗就咽下最后一口气的伤员。“我永远记得一次船只接近北岸时,一名重伤战士大喊‘妈妈!妈妈!’……然后在未能到达医疗所前就去世了,”她回忆道。

大部分时间用于划船,无法去捞蛤,但阮氏秋父女俩没有挨饿。他们靠人们逃难时丢弃的稻米和部队的干粮生活。船只的燃料由部队提供。她说幸运的是,在整个战争中船只没有损坏。公公身体健康,没有生病,因此日夜驾驶船只,运送部队的工作没有中断。

电影《红雨》中女船夫的真实生活

根据广治古城博物馆的资料,在81天夜间的夺回战役中,美国和越南共和国政府向古城和广治市(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投下的炸弹总量相当于7颗原子弹的破坏力。其中,对手投放了328,000吨炸弹、552,000发105毫米炮弹、55,000发155毫米炮弹、8,164发175毫米炮弹。美国海军炮击了615,164发,美国飞机空袭了1,650次,越南共和国飞机空袭了594次。

谈到古城战斗的残酷性,原第二军区副司令员阮德辉少将,当时是第304师第9团副团长,曾向VnExpress分享说,很难回忆起哪场战斗最激烈,因为在81天的24小时中,“敌人总是猛烈攻击”。“我们的损失和伤亡非常巨大,至今尚未完全统计。平均每天夜间我们牺牲一个连,约100人,”他说道。

和平时期的生活

1972年9月16日,部队撤出古城,81天夜间的战斗结束,阮氏秋继续担任游击队。公公与那艘船继续以捞蛤为生。1975年,国家和平,阮氏秋被送去学习三个月扫盲,但由于年龄大,没有吸收,现不识字。Nguyễn Câu先生幸存归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后,与她举行了婚礼。

1978年,公公因病去世,阮氏秋夫妇继续在Thạch Hãn河上捞蛤养活四个孩子。“许多人说为什么不为自己申请政策待遇,我回答说能活着已经很幸运了。战争导致数千人长眠在Thạch Hãn河底和广治市地下,”她分享道。2024年,她享受了游击队因橙剂中毒的待遇,每月210万越南盾。

电影《红雨》上映了,但由于健康原因和距离远,她还没有观看。9月9日下午,夫妇俩在一些人的帮助下被带到离家约10公里的电影院。“看到部队死在河中,有人埋在泥土里,当年的记忆涌上心头,我一阵阵发抖,”她说道。

电影《红雨》中女船夫的真实生活

阮氏秋的快乐是偶尔遇到曾参与保卫广治古城战斗的老兵。1992年底,一名老兵找上门来,自我介绍是范文雄,来自Thai Nguyen省。“经过多年寻找,我现在才找到当年划船送我们过河的父女俩,”阮氏秋重复老兵的话。她自己不记得运送部队过河多少次,也无法记住他们的面孔。每次渡船都很匆忙,他们几乎没有交谈。

2007年,纪念保卫古城战斗35周年,摄影师、记者Đoàn Công Tính打印了一张照片送到阮氏秋家。照片拍摄于1972年,命名为“Triệu Phong老渔夫父女运送部队和武器支援古城”。照片中,Nguyễn Con先生驾驶机动船,露出黑牙的笑容,旁边是儿媳抱着枪,后面是10名解放战士笑容满面。这张照片现在被装裱起来,庄严地挂在家中。

Triệu Phong乡主席Đặng Sỹ Dũng先生说,阮氏秋父女俩的照片以及电影《红雨》中的人物O Hồng,体现了广治人民在保卫古城战斗中的坚韧。当时,在Thạch Hãn河北岸包括Triệu Thành、Triệu Thượng、Triệu Giang、Triệu Ái等旧乡,人们参加民兵和游击队。除了直接持枪战斗,他们还划船、驾驶船只运送部队、武器、粮食过河,之后运送伤员和牺牲者回岸治疗和安葬。许多船夫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