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6日中央决议贯彻会议上,总书记苏林强调了为老年人提供“抗孤独”解决方案的必要性。日间养老中心模式“是正确方向,但尽管多次提及,实施进度仍然缓慢”。他希望有具体模式,鼓励私人参与建立老年人护理中心,因为“早上子孙去上学、上班,老人在家非常孤独”。
据党领导人称,这些中心可以组织汽车接送,为老年人创造条件与朋友、旧同事见面,参与活动、体育、音乐、文化和文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问题是卫生部、内政部或老年人协会必须协调分工以主动实施。照顾儿童很重要,但老年人也需要关注,因为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总书记强调。
越南老年人协会中央副主席张春居博士同意总书记的观点。据居先生称,老年人护理需求日益增长。由于越南家庭通常选择自主和独立的生活,四代同堂的传统现在减少了很多。因此老年人很少与子女同住。
居先生引用2024年的数据称,越南仅有300多个老年人护理中心,服务约11,000人。与此同时,同年中期人口和住房调查显示,全国约有1,420万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近1,800万。
据张春居先生称,开设日间护理中心比全天护理中心(住宿)更节省成本。这种模式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参与,特别是那些仍有健康能力自行出行的人。届时,他们的健康状况将得到维持甚至更好发展,智力不会衰退。
这些中心帮助老年人有更好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巨大的交流需求。“同龄人、想法相似的人见面、分享、闲聊和交流,将有助于情感年轻化,让他们感到温暖,更热爱生活”,居先生说,强调这是他们的子孙很难带来的。
文化社会委员会副主任谢文夏也认识到养老问题非常紧迫。社会发展、劳动和工作强度增加,也使年轻人花更少时间陪伴父母、祖父母。“老年人正面临缺乏照顾、孤独甚至遭受虐待的问题。当没有娱乐场所,没有自我照顾的条件时,他们容易产生抑郁”,夏代表说。
与此同时,老年人通常有多种基础疾病,健康和智力衰退。自我照顾已经困难,再加上依赖,使他们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并认为自己是对子女的负担。相反,越南家庭仍然存在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是不孝、抛弃父母的想法。因此,发展部分时间护理设施“非常必要,符合人口老龄化背景”。这些设施将帮助老年人避免依赖感,让他们与老年朋友一起娱乐、劳动和交流。
国民经济大学高级讲师江长龙教授评估,当前的政策为医疗保健的根本变化奠定了基础,符合“3A”标准:从可及性,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到支付能力,以医疗保险为主要支柱;以及提供适当、充分的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显示,每6人中就有1人处于孤独状态(16.7%),在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为3:1(每3名老年人中就有1人感到孤独,相当于33.3%)。WHO将孤独视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悄然破坏身心健康。越南老年人国家调查(VNAS)也显示,孤独增加抑郁风险。女性、高龄老人和独居者的孤独率最高。
“在心理上,或许大多数老年人更希望见到子孙,而不是在养老院住很长时间后才回家”,龙先生说。然而,现代生活节奏拉大了代际距离。许多老年人每天与子孙同住,但未必有交流,因为年轻人还忙于其他许多关注点。每个老年人自身在文化、健康、家庭条件方面也有不同特点,因此要有效护理需要长期路线。
在乡镇建立老年人护理设施
谢文夏代表认为,要促进这种模式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责任在乡镇建立老年人护理制度。“合并后剩余的设施、场所是重要资源,应优先用作老年人医疗保健地点”,他提议。
同时,夏先生也强调国家不能单独行动,需要机制和政策吸引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社会资源投资这一领域。“政府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包括老年人中心、俱乐部和设施系统”,他提出观点。
江长龙教授则评估,当前的社会福利中心模式通常将老年人与其他群体安排在一起,这不合适。如果继续维持,职能部门需要创建独立区域,让老年人有休息空间。长期来看,这种模式需要改进,以整合老年人医疗保健的社会和医疗方面。
为吸引企业参与,龙先生认为国家必须颁布明确的土地和税收政策,同时具体规定建立护理中心的条件,如基础设施、设备、人力。根据民众支付能力,中心需要多样化服务,从免费、低费到高费。他引用中国模式,其中国家只管理价格和服务,而提供通过招标给私人。中标单位必须承诺服务质量,遵守价格,如果违规将受到重罚。
龙先生指出,日间护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许多国内私人中心已应用但不成功,因为难以安排员工紧密跟随或在设施组织食宿,且健康足以参与这种模式的老年人也不多。
鉴于越南当前条件,按照3A标准照顾老年人并实现多目标,社区和家庭模式——最接近他们的地方——被认为最合适。通过一些地方的多代自助俱乐部(ISHC)的综合护理模式(ICOPE)显示出许多价值,帮助老年人不必过多改变生活环境、出行和文化。
许多老龄化速度快国家如日本、韩国也推荐在社区直接照顾老年人。通过实际调查,许多老人表示喜欢与同龄人和年轻人见面、唱歌、交流。“多代”应让青年也积极参与,创造分享、 bonding,拉近代际距离。年轻人更了解老人需求,老年人也看到年轻人以自己方式关心。
龙先生评估这种模式帮助将老人从家带到社区。特别是,80岁及以上群体健康和行动能力大幅下降,如果不接触容易陷入孤独、无聊状态;心理疾病由此引发许多身体健康后果。“要做到这一点,地方需要有强烈承诺,安排经常预算而不仅仅是支持。早期照顾老年人健康将减少精神、心理冲击,长期为社会节省成本”,龙先生说。
老年人的“日间中心”
专家表示,日间养老中心模式并不新。在许多国家,它被称为“day centre”或“adult day care”,即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在英国,这些中心提供社会、文化、轻度体育锻炼、午餐活动,同时有员工提供基本医疗支持。研究表明,这些中心有助于减少孤独感,维持社会联系,并为老年人带来重要的精神支持。
在美国,“adult day care”发展相当广泛,不仅针对老年人,还针对有特殊支持需求的成年人,如事故、中风、创伤后护理。中心员工负责医疗、健康监督,组织活动,提供餐食。一些地方有上门接送服务。这种模式帮助家庭延迟将父母送入全天养老设施,同时减轻心理和经济压力。运营成本远低于24/7住宿护理系统。
在亚洲,新加坡是领先国家之一,拥有结合日间护理的“senior activity centres”(老年人活动中心)系统。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社区交流,同时获得基本健康支持,特别是轻慢性病。
与此同时,荷兰以“仁慈”村庄Hogeweyk闻名,专为失忆者设计,居民在那里过着与正常健康人相似的生活,而不是在医院治疗。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