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于2025年6月11日进入雨季,迎来1号台风(国际名称Wutip)。这场台风由南海的热带低压形成,从顺化市到岘港市进入内陆,然后沿海岸线向北移动。
这被认为是过去40年来6月份首次在中部省份引发罕见大面积降雨的台风,有些地方降雨量超过800毫米。持续大雨导致9人死亡;许多房屋和农作物面积受损。
2号台风(Danas):于7月5日从南海的热带低压形成。台风主要影响台湾(中国),未进入我国内陆。
3号台风(Wipha):于7月18日从菲律宾近海的热带低压形成,随后登陆北部省份,造成4人死亡。风雨影响还导致数百间房屋和学校受损;数百棵树木连根拔起,船只沉没,许多农作物面积严重受影响。
4号台风(Cỏ May):于7月23日从南海的热带低压形成。台风登陆菲律宾后向北移动,并返回太平洋。
5号台风(Kajiki):于8月24日从菲律宾进入南海的热带低压形成。台风登陆中北部省份,造成3人死亡,房屋、道路受损,许多农作物面积被淹。台风影响导致河内连续多日大雨积水。
6号台风(Nongfa):于8月30日从南海的热带低压形成,随后登陆广治北部至河静南部。台风引发大雨、洪水,多处发生滑坡。
7号台风(Tapah):于9月6日从南海的热带低压形成。台风移入中国,但给北部省份带来多日大雨。
8号台风(Mitag):于9月18日从菲律宾近海的热带低压形成,随后向北移动并登陆广东(中国)。
9号台风(超级台风Ragasa):于9月18日至19日左右从太平洋形成,随后迅速达到超级台风级别。这被认为是2025年全球最强台风,也是南海有记录以来最强台风。
台风席卷菲律宾和中国,给这两个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登陆我国时,台风在北部省份引发风雨,损失正在统计中。
10号台风(Bualoi):于9月24日形成,并于昨晚(9月28日)从菲律宾近海的热带低压正式登陆我国内陆。台风以两倍正常速度进入南海,并向中部省份移动,特别扩展从清化到岘港的沿线。
到年底还将有4-5场台风
据气象机构称,从现在到年底,南海平均还将出现4-5场台风,约有1-2场可能登陆内陆。随着年底临近,台风的移动路径将逐渐南移。
今年台风密集是由于热带辐合带的稳定活动。然而,由于冷空气的活动,台风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警告山洪和滑坡风险
国家水文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黄福林表示,受Bualoi台风环流影响,今天上午(9月29日)在广治南部至岘港地区有中到大雨,总降雨量普遍为50-1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150毫米。
从今天到9月30日,北部地区、清化至广治北部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总降雨量普遍为100-25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400毫米。特别是北部平原地区、富寿省、山罗省南部、老街省以及从清化至广治北部的省份有大到特大暴雨,总降雨量普遍为200-35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500毫米。
"由于9月28日的大雨持续到9月30日,我们警告在富寿省、山罗省南部、老街省以及从清化至广治北部的省份有发生山洪和滑坡的风险。此外,需要防范老挝上游大雨导致乂安省西部地区发生洪水",林先生说。
林先生还表示,到10月1日,北部地区、从清化至顺化市的河流将出现一次洪水,上游河流水位上涨5-9米,下游河流水位上涨2-5米。
为主动应对Bualoi台风引发的洪水和滑坡、山洪,国家民事防御指导委员会建议北部和中部省份、城市部署突击力量,检查、排查沿河、溪流居民区、低洼地区、有洪水、内涝、山洪、滑坡风险的区域。
同时,组织疏散危险区域居民,特别是沿海地区、低洼地区、高风险滑坡、山洪、深淹区域居民到安全地点。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