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泰国以其绚丽的歌舞表演让游客铭记,新加坡以滨海湾度假综合体和巨大人工花园闻名,那么马尼拉(菲律宾)却有一个让许多人惊讶的“特产”,那就是音乐剧。
菲律宾的首都正逐渐被称为东南亚的“音乐剧之都”,这里迎来了百老汇(美国纽约著名音乐剧区)和西区(英国伦敦著名音乐剧区)的演出,观众席总是座无虚席,观众们跟着每句歌词一起唱。
东南亚音乐剧之都
在The Theatre(位于Solaire——菲律宾顶级豪华度假村内的剧院)的一个晚上,当《亲爱的埃文·汉森》公演时,长长的队伍有序地排队入场。从最初的旋律开始,观众席就鸦雀无声,然后渐渐响起抽泣声。不少观众从头到尾都流下眼泪,特别是有的人甚至跟着整部剧一起唱;这种景象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当帷幕落下后,观众们没有匆忙离开,而是继续排长队在纪念角与演员形象合影;或者挤着购买T恤、棒球帽、笔记本、钥匙扣等。气氛不亚于一场K-pop演唱会,许多粉丝希望带回演出的“一部分回忆”。
越南游客范玄女士第一次观看这部音乐剧,对当地观众的热情追捧表示惊讶。了解后,她才知道这是一部著名演出,曾获多项奖项,并正在全球巡演。她评价演员们才华横溢,嗓音有力,出色地展现了角色内心。
在马尼拉,很容易感受到观众的热情。菲律宾人本就热爱歌唱,这是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也出身于此。因此,当国际音乐剧登陆时,公众热烈欢迎。
观众不只买一次票,而是愿意多次回看,就像乐队的忠实粉丝一样。对他们来说,音乐剧是沉浸在故事中的机会,可以哭泣、歌唱,然后带着印有“You will be found”歌词的T恤或笔记本走出去(在音乐剧背景下,这句话是一个治愈信息,强调任何人都值得被倾听、被看见,并不孤单)。
这些纪念品成为将信息带回家的方式,即使在舞台灯光熄灭后,也能滋养情感。
在过去几年里,马尼拉已成为许多经典演出的熟悉停靠点,如《悲惨世界》、《剧院魅影》或《汉密尔顿》——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故事。原因不仅是城市拥有现代化剧院,还因为菲律宾观众被誉为亚洲最热情的社区之一。
社交媒体的爆发让这一形象传播更广,菲律宾观众在观众席跟着唱或哭泣的视频被到处分享。从此,马尼拉逐渐被视为“东南亚的百老汇门户”。
如同胡志明市市民痴迷戏剧
对于越南观众来说,在马尼拉的体验容易让人想起一个熟悉的场景:周末晚上,胡志明市的IDECAF、天灯或黄青成等舞台也挤满了人。市民观看话剧作为一种文化习惯,有时是为了笑、为了哭,为了在故事中找到自己。
马尼拉人对音乐剧也是如此。他们观看不仅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活在故事中,与社区分享情感。区别在于规模和类型,马尼拉欢迎宏大的国际演出,而胡志明市则与亲切的纯越南话剧紧密相连。但最大的共同点是观众对艺术的热情和真实。
去菲律宾旅游,许多人立刻想到海岛。但如果有机会留在马尼拉,尝试一次走进音乐剧观众席,你肯定会有一个难忘的体验。
你将见证数千名观众齐声哼唱熟悉的旋律,因情感而落泪,以及演出后纪念品摊位热闹的狂热。
在马尼拉,音乐剧不仅是娱乐,还是城市身份的一部分,一种值得探索的文化。正是这种吸引力使这座城市成为东南亚的“音乐剧之都”。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hanhn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