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山教授与黎金玉教授夫妇:付出爱心,收获幸福

越南中文社
15 Min Read

陈文山教授与黎金玉教授夫妇:付出爱心,收获幸福

大使奥利维尔·布罗谢用许多赞美之词来形容他们,如“卓越的旅程”、“有爱心”、“慷慨”、“手触之处皆化为黄金”……

但黎金玉教授认为他们夫妇只是坚持不懈、耐心铺路的铺路工,铺满爱心的每一块小石头来开辟道路。陈文山教授则强调他们取得的成就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青年报》与这对科学家夫妇交谈,探讨了帮助他们取得如此非凡成就的特殊因素。

只要真诚做事,人们就会来到你身边

* 一对小小的科学家夫妇如何能够像你们多年来所做的那样,改变成千上万儿童的命运?

- 玉女士: 1970年,国家还在战争中,有许多孤儿生活困苦,我们成立了越南儿童援助协会,竭尽全力募捐帮助孤儿。我们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请求允许按照他们的模式运作:销售明信片筹集资金。

我和丈夫与朋友、学生一起上街销售明信片。1971年至1973年,法国冬季气温零下17至18摄氏度。我们早上5点离开家,带着明信片箱到巴黎,上街向每个人推销明信片。

就这样默默坚持,有一年我们卖出了100万张明信片——这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以至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主任找到我们询问情况,并提议与我们合作。我们非常兴奋地让他们在岘港SOS儿童村建造了一个小型幼儿园。

从一无所有开始,我们自己也无法想象如何为孤儿开设了第一个SOS儿童村。我们无法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那样做大事,我们在他们的庇护下工作,为孩子们擦去眼泪。我们永远铭记那些多年来在欧洲寒冷街头与我们一同销售明信片的年轻人的面孔。

* 奥东·瓦莱教授为何在20多年来向数万名越南学生颁发奥东·瓦莱基金奖学金?

- 玉女士: 我们并没有主动说服他为越南儿童提供资助。他是索邦大学的宗教史教授。他的母亲有一个姐姐曾在岘港的修道院修行。

她想将自己的一小笔钱留给越南,并委托给儿子。我们提议用这笔钱资助修复岘港的一些房屋,但希望他亲自来越南考察。

在那次旅行中,他目睹了我们在2000年向河内大学优秀本科生颁发奖学金。他感动并信任,主动要求加入我们自1994年成立的“越南相遇”奖学金计划。我们完全意外,当然也非常高兴。

我想告诉年轻人,用自己拥有的东西为社区做有益的事,即使没有也要做。你必须开始,必须驾驶自己的船,然后别人才会登上你的船。

如果你弱小,就要真诚。你想邀请别人帮你推车上坡,就必须通过你真实的行动给他们信任。

* 你们取得的成就想必不容易?

- 玉女士: 有人总是说“做事从不觉得累”。我开玩笑说我们知道累(笑),我们工作非常辛苦,而不是像法国大使开玩笑说的那样手触之处皆化为黄金。

有时遇到困难几乎想放弃,但想到孩子们需要我们,我们即使跌倒也要互相搀扶着站起来。

陈文山教授与黎金玉教授夫妇:付出爱心,收获幸福

天缘牵引,天绳系结

* 一对科学家夫妇如何能像你们一样取得巨大成就?

- 玉女士: 如果文山是律师、医生或从事其他职业,我肯定无法在科学旅程中走这么远。正因为我们俩都从事科学,所以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看。

如果其他在法国的妻子需要丈夫每周带她们去餐厅、看电影、去剧院,或者更现代的是购物,我不想为这些事情烦恼。相反,文山在生活方面也非常简朴,他只重视实质。

我们选择简单、轻松的生活,放弃对自己不必要的东西,让行装轻便,以便应对漫长艰难的旅程。

* 你们是如何相遇并认出彼此的?

- 文先生: 我们在共同从事社会工作时相遇,有机会更了解彼此然后相爱。我们之间的婚姻不是像当时常见的那样由家庭安排。

* 忙于研究和社会工作,你们如何照顾和抚养孩子?

- 玉女士: 在这方面我非常感谢我的二姐。我们兄弟姐妹互相扶持,因为很早失去母亲。那时经济特别困难,我父亲必须去远方工作,我们兄弟姐妹互相照顾。文山那边也得到兄弟姐妹的牺牲和照顾。可以说,爱像地下水一样在我们家中流淌。我的孩子们在那股潜流中长大。

我也要感谢我的孩子们将父母的爱分享给他人,长大后从家庭中吸收分享精神,积极参与帮助年轻一代。

* 就像黎金玉教授在接受北斗星勋章时所说:“金钱、名誉转瞬即逝,但慈悲和爱永远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 文先生: 当我们是越南青年去法国留学时,我们收到了许多法国人的爱和善意。我在中学时寄宿的法国家庭非常友好地接待我,几乎把我当作他们的孩子。

我们收到的无数恩情让我们的生活美好,所以我们认为生活中重要的是爱、分享、在仁爱中给予。正是爱让我们相遇,然后一生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走在由爱引导的道路上。当我们出于爱而给予时,我们收获的是幸福。

- 玉女士: 当我们从生活中受益很多时,我们更想分享。但我们所做的事也很简单。就像自己是一只爬上井口的青蛙,就努力帮助其他青蛙也像自己一样爬上井口。

当我们还是学生时,从未有机会与著名科学家交流,更不用说世界顶尖科学家了。但我们正在努力通过ICISE为当今越南年轻一代带来这个机会。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