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根据政治局方针部署的248所陆地边境乡镇寄宿制小学、初中联校之一。
那外寄宿制小学和初中联校建设面积约5.5公顷,总投资近2400亿越南盾,来自国家资金和社会化资金。
工程投资现代化、同步,拥有49间教室,包括教室、功能室、宿舍区、食堂、游乐区、体验区、生产区等,满足1900多名学生的学习、锻炼需求。
在开工仪式上,总书记苏林强调,我国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确定为首要国策,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
过去几年,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党和国家已对边境地区给予极大关注。实际情况显示,学校系统,特别是边境乡镇的寄宿制联校,仍然非常缺乏,导致学生的学习条件受到诸多限制。
总书记明确指出,投资建设248所寄宿制联校是一项正确且具有深刻人文意义的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边境、偏远、困难地区同胞的特殊关怀。
建设学校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条件,还旨在长期目标,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从根源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即人民、与土地、森林、边界、界碑紧密相连的社区。
总书记要求义安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那外乡坚决行动,将此视为特别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做得真正好、真正快、真正有效;必须确保用地、基础设施、资金拨付按进度进行,同时为施工单位和今后的教学工作创造最便利的条件。
那外乡党委、政府和各团体、人民需要继续关心在充足环境中学习的孩子们;需要将学校建设与保护民族文化特色相结合,教字必须与教人、教做人道理、爱家乡、爱祖国并行。
总书记嘱咐当地群众继续陪伴、支持、分享,使工程顺利实施。这是自己孩子的学校,是乡亲们的学校,必须共同维护、共同培育。
同时要求中央各部委与地方党委、政府、村老、寨长、武装力量密切配合,动员人民共同关心教育事业,将学校视为边境知识、文化和爱国主义的“堡垒”。
义安省委书记阮德忠肯定,那外寄宿制小学和初中联校的开工建设意义重大;不仅是一项教育工程,还是一项信任、向上渴望、党情、同胞义的工程。
这里不仅是播种知识的地方,还是信任和变革渴望的象征,是边境孩子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是孩子们学习文字、学习做人、学习爱家乡、爱祖国的地方;是保存和传播各民族美丽文化、培育越南-老挝两国人民特殊友谊的地方。
此次,总书记苏林向学校赠送了“胡伯伯为少先队员系红领巾”的照片——这一神圣象征体现了胡伯伯对年轻一代的关怀。
总书记和工作团还向学生们赠送了许多礼物,并向那外乡50户困难家庭、政策家庭赠送了50份礼物。
那外是毗邻老挝的边境乡,面积341.25平方公里;人口9536人。全乡超过98%为少数民族,包括苗族、泰族、克木族。
那外乡距离义安省中心约250公里;属于经济特别困难地区,是义安省安全-国防重点区域。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