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田乡(顺化市),9月底的龙卷风导致75间房屋屋顶被掀翻,安春村村长用手机拍摄每户居民的情况,并发送到乡工作小组进行损失统计。“我们一边帮助居民重新铺屋顶,一边详细记录每项损失以向上级报告,”乡主席阮映球说。
据阮映球介绍,“四就地”原则——包括就地指挥、就地力量、就地工具和就地后勤——帮助地方在最初几小时内主动进行统计。村长列出受影响户名单,转交给乡人民委员会。“一听到数十间房屋屋顶被掀的报告,乡立即将信息发送给防灾指挥部和市领导,”他说。
在海防市,流程被分级到每个居民小组。范黄俊,涂山坊人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表示每个小组负责检查公共工程、居民房屋和绿化树。“快速信息通过民防指挥委员会的工作小组传递,然后干部到现场拍照、核实损坏情况,”他说。
在清化省,阮文正,水利局局长,表示每日快速报告主要用于掌握情况,法律效力不高,因为可能因断电、断信号或未完全清点而中断。“灾害发生约15天后,省将有一份由人民委员会主席签署的详细报告——这是最终法律依据,签署人必须对数据负责,”阮正说。
在广治省,陈国俊,农业与环境厅厅长,表示损失统计按照省民防指挥部的统一表格进行,包括房屋、农作物、牲畜、死亡、受伤等项目,供乡填写信息。从村、乡的数据被汇总,输入省指挥部的电子系统。
“全省有79个乡、坊、特区执行每日报告流程:早上5:30发送初步报告,当天结束时提交正式报告,”陈俊说,强调各地都必须对已发送的数据负责。乡必须发布盖章文件作为后续损失支持的依据;报告错误的乡将承担责任。
多层次统计
根据2023年《防灾法》,组织和个人必须向乡级民防指挥部或主管机关报告管理范围内的损失。各级指挥部汇总,发送给同级人民委员会和国家民防指导委员会。各级人民委员会负责在将报告转交上级前进行统计、检查和评估。
审核后,省人民委员会将报告发送给总理和农业与环境部——负责汇总和公布全国数据的牵头机构。公安部、统计总局和相关部委也汇总各自负责领域的损失以进行核对,确保一致性。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与财政部的联合通知,损失统计必须客观、透明,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快速报告在灾害发生后立即制定,并每日发送直至事件结束;汇总报告在充分审查和核实后完善。
统计项目包括死亡、失踪、受伤人员;住房、学校、医院;水稻、农作物、牲畜面积;以及交通、水利、堤防、水库、避风锚地等工程。每个内容有单独的表格,要求具体描述位置、规模、损坏程度和估计损失价值。
快速报告在每天19:00前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或文件发送。数据在最终报告时累计、调整或补充。
处理统计中的违规行为
当发现偏差或申报不当时,民防指挥部或上级人民委员会将通知地方重新审查。统计单位必须核对档案、清点记录、现场图像或居民确认。对于小错误,可以在后续报告中直接调整;如果怀疑欺诈,省级将组织交叉检查组,制定核实记录。
达成一致后,地方发布调整文件,说明原因和调整时间;上级审核、重新批准。如果发现故意虚报以谋利,个人和组织将根据《防灾法》和第66/2021号法令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理。
据农业与环境部介绍,损失统计流程从灾害开始持续到有全国汇总报告。堤防与灾害管理局表示统计采用两种方法:现场直接调查和通过基层快速报告汇总,然后随机核对以确保真实。
统计总局维护“灾害事件和损失程度”系统,连接农业部和地方数据,帮助在提交政府前自动检查和核对。公安部——在安全、秩序领域的民防常设机构——也配合统计、救援和运输救济物资。
从2025年初至今,灾害导致238人死亡和失踪,367人受伤;超过258,000间房屋损坏、屋顶被掀;555,000公顷水稻和农作物被淹,总损失超过33,500亿越南盾。仅Bualoi台风就导致15人死亡和失踪,7人受伤,近17,000间房屋被淹——主要在高平、太原、谅山和河内。
农业与环境部表示,得益于多层次统计系统和明确责任规定,所有灾害后的损失都得到充分记录,帮助政府有依据支持、重建和制定更有效的防灾政策。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