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参加胡志明市党代会第一次会议(2025-2030任期)的代表们在分组讨论中,就第十四届党代会文件草案和胡志明市党代会第一次会议(2025-2030任期)文件草案提出意见。
分配不均导致既过剩又短缺
大会第三组有胡志明市市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德出席。
在分组发言中,胡志明市市委委员、内务厅厅长范氏清贤通报了近期提到的干部“既过剩又短缺”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实施两级地方政府模式三个月后,内务厅已与168个坊、乡、特区合作,并评估存在干部“既过剩又短缺”的情况。
通过统计,胡志明市缺少935名具有建筑、土地管理、金融、医疗等专业知识的干部,但其他一些地方却过剩近1100名专业干部。
“胡志明市专业干部缺口很小但分配不均。目前内务厅已向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提出多项解决方案,以解决这一问题,如何均匀分配专业干部,使各地能更好地执行各级党代会决议”,范女士说。
胡志明市内务厅厅长补充说,过去一段时间,胡志明市已从建设厅派遣建筑检查干部和农业与环境管理干部到地方工作。
内务厅还建议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制定方案,本着将专业干部过剩地区的干部均匀分配到短缺地区的精神,安排坊、乡、特区的公务员队伍。
“在安排过程中,胡志明市需要各单位的共识。各单位都希望保留专业干部以更好地服务地方任务,但在国家建设事业中,需要组织所有行政单位都能为民众提供良好服务。因此,干部过剩的单位需要本着以民众利益为首要的精神,与短缺单位分享”,范女士说。
需要特殊机制在广阔空间中解决工作
在发言中,胡志明市农业与环境厅厅长阮全胜认为,胡志明市党代会文件提到了制度突破的解决方案。
据他介绍,在合并后的广阔空间中,如果没有特殊机制,各厅局在执行任务时将面临困难,并会影响实现党代会提出的目标。
阮先生表示,目前制度突破是使用决议来处理等待法律修改期间的眼前问题。但他认为,决议仍无法解决,建议除了决议外,还需要额外的特殊机制。
“仅就土地行业而言,要在如此广阔的空间中实现制度突破,并像现在这样重组两级政府,如果没有制度上的突破几乎无法解决”,阮先生说。
重组胡志明市新工业空间
胡志明市工商厅厅长裴佐黄武认为,胡志明市目前有超过43,000家工业企业,占全国28%以上,贡献了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25%以上。工业和建筑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接近40%。
胡志明市有90个工业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总面积约28,500公顷,占全国工业用地储备的近32%。这是一个连续的工业空间,为部署新一代、生态、智能、低碳工业区创造了有利条件。
武先生认为,胡志明市的工业规模、条件和生产水平为胡志明市在未来阶段发展工业提供了机会,重点是朝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业方向发展。胡志明市选择平阳地区和核心区域以发挥优势。
为实现这一点,胡志明市必须重组工业空间。因此,胡志明市必须形成创新工业走廊,将市中心与平阳、巴地-头顿地区连接起来。
动力轴线如13号国道、胡志明市-守德-春禄高速公路、禄宁铁路、水原-宝邦地铁将成为连接链的支柱。建设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中心,整合内陆港、智能仓库、数字物流服务,帮助降低20%-30%的物流成本,同时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胡志明市还需要促进创新并发挥技术中心的作用;发挥工业4.0革命中心网络、创业中心、孵化器和高科技园区的作用……”,武先生说。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