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历史性洪水的方案仍显被动

越南中文社
11 Min Read

应对历史性洪水的方案仍显被动

10月15日,农业与环境部向总理报告了11号台风后修复洪灾后果的任务和解决方案。

11号台风在越南海域和陆地未造成强风(在广宁、谅山仅受6-7级强风影响,阵风8级)。

然而,台风环流与副热带高压的东南风结合,在东北部省份和首都河内引发了特大降雨。

在太原省,全省范围内发生了特大降雨。总降雨量达300-400毫米,个别地区超过560毫米。

由于降雨量极大且时间集中,求江、商江、卡洛江、中江的洪水迅速上涨,5条河流上的9个站点超过了历史洪水位。其中,求江在嘉拜(太原)的洪峰超过了2024年的历史记录1.09米。

太原、北宁、河内、谅山、高平等地发生了大面积深度内涝,持续3-5天。

“这是上述省份发生的一次严重自然灾害,洪水叠加在大范围地区。几乎同时发生了特大洪水、历史性洪水、内涝和山洪、山体滑坡等特别危险的自然灾害类型,对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堤防、水库和关键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农业与环境部评估道。

截至10月15日下午1点,11号台风后的洪灾导致18人死亡和失踪,2150间房屋受损,近24万间房屋被淹……经济损失总额估计为16920亿越南盾,仅太原省就达12200亿越南盾。

应对历史性洪水的方案仍显被动

公共基础设施和民房尚未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据农业与环境部称,除了已取得的重要成果外,11号台风后的防洪工作还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局限,如对极端降雨、特大洪水、历史性洪水的预报工作仍有局限,未能提前预报洪水期间的历史性峰值。

该部还认为,在偏远地区和太原、北宁等大城市的深度内涝、分割和孤立状况严重影响了现场接近、指挥和应对工作。

基础设施工程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抗灾能力仍然有限,尤其是在特大、历史性自然灾害情况下。

自然灾害监测、救援能力仍有局限,未能满足实际需求。用于自然灾害应对、救援的设备和工具仍然缺乏,未能满足要求,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此外,应对历史性洪水的方案仍显被动,存在许多问题。小型水电水库在建设、档案管理、运营等环节未得到严格管理和监控……导致谅山的北溪1号水库因入库洪水流量迅速增加而溃坝。

“自然灾害频繁且特别猛烈,具有许多异常因素,超过历史水平,发生范围广泛,尤其是洪水叠加是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的客观原因。

此外,对防灾基础设施如堤防系统、水库、预报、预警……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和民房的投资水平尚未足以抵御自然灾害和洪水的破坏力。”该部列举了原因。

应对历史性洪水的方案仍显被动

升级堤防、水库、泄洪工程

农业与环境部提出的重点任务和解决方案之一是紧急修复基础设施,提高应对和抗灾能力。

其中,农业与环境部、建设部与各地合作立即执行调查、评估演变、确定2025年实际大洪水、特大洪水、洪峰原因的任务,作为研究、调整、升级国家关于堤防、水库、泄洪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确保抵御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形态的能力。

该部还研究升级预报技术,特别是定量降雨预报、台风环流影响、山洪和山体滑坡预警。与各部委、地方合作重新审查防洪规划、堤防规划。

工商部、农业与环境部主持,与各地合作组织全面检查、审查全国小型水电水库和水利水库的安全。同时对不安全的水库采取彻底处理措施。

各省、市人民委员会重新审查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规划,坚决将居民区从高风险区域迁出,严格保护红河、求江等大河的泄洪空间。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