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党代会政治报告草案提出,力争在2026-2030年期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2030年人均GDP达到约8500美元。
为实现这些目标,越南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思维:以人、文化和制度作为增长的核心。
这不仅是经济目标,更是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让文化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内生资源和调节系统。
为增长创造核心基础
首先,必须实现制度突破,以解放和最大化生产要素。
完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其中文化被置于与经济和政治同等地位,将有助于激活社会的全部能力。
需要同步化土地、投资、金融、数据和创新政策;大力改革行政程序,分权与问责相结合,以降低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时间。
这正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创造健康、透明竞争环境的方式——这是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础。
草案明确确立了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其核心是基于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经济社会增长。
同时,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主要动力;创造高质量的新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重点是数据经济和数字经济。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能源转型、结构和人力资源质量转型。
企业需要被置于创新的中心位置,成为国家的“知识生成工厂”。
大力发展数据市场、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并有效管理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不仅将扩大新的经济空间,还将为文化、创意和技术的融合创造环境,在全球化时代传播越南的价值。
建立越南人的标准规范
颁布和实施国家价值体系——文化价值体系——家庭价值体系——越南人标准规范,将成为统一的发展精神基础。
当这些价值体系深入融入教育、媒体和基层文化生活时,将形成行为、道德、审美和公务文化的标准规范——这些因素将提高制度质量和国家的软竞争力。
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方向是发展文化产业、娱乐产业和遗产经济——这些领域既保护民族特色,又创造高附加值。
当遗产、创意和艺术以正确方向开发,与旅游、商业服务、夜间经济、设计和数字内容生产相结合时,它们不仅为GDP做出贡献,还提升了越南在全球创意产业地图上的地位。
为实现这一点,需要完善金融、版权、税收、信贷、创新投资基金的机制;同时在中心城市形成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价值链——连接遗产、技术和市场的地方。
2025-2035年国家文化发展目标计划必须作为发展的“软基础设施”有效实施。同步投资于基层文化设施,缩小地区间文化享受差距,创造条件让人民真正成为创意的主体和中心。
当文化传播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时,社会资本、信任和合作能力——这些无形但决定增长的因素——将得到加强。
建立商业文化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商业文化、企业道德和人文管理。当文化渗透到企业家、干部和工人的思维和行为中时,生产效率、生产力和国家信誉都将得到提升。这也是扩大国际市场、吸引投资和发展具有全球价值的越南品牌产品的条件。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