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0日于乂安省举行的“有效实施派遣劳工出国工作计划”会议上,内务部表示,韩国仍然是吸引越南劳工的重点市场,根据外国劳工就业许可计划(EPS计划),近145,000人次前往工作。最低工资约为每月4000万越南盾。劳工注册踊跃,甚至在5月份的韩语考试中竞争激烈,录取比例为1:7。然而,该计划也面临许多挑战。
广治省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阮青方指出,劳工在国外违反合同、非法居留的现实影响了后续人员的形象和机会。日本市场不接受非法劳工,而部分韩国雇主却偏好使用,因此该国的非法居留比例相当高。
“需要与合作伙伴加强交流,增加监督、打击和驱逐非法居留的外国劳工,同时严惩使用此类劳工的企业”,他向内务部建议。
内务部副部长武战胜评估,有人员出国工作的地方,乡村氛围和面貌焕然一新。但也需要识别许多不足之处以进行整顿,如劳工仍因中介问题受苦、出境费用高、在韩国农业领域被欺骗从事季节性工作。
一些地方未直接谈判,而是通过第三方,容易增加劳工的出境费用,甚至未能“识别”由事业单位以非营利形式派遣的人员,导致参与数量有限。“有劳工通过中介陷入困境,向银行贷款支付费用后无法成行,不知何处索款,而银行利息年复一年仍需偿还”,他讲述。
从劳工角度,曾在2008年通过EPS计划在韩国工作的潘英武,识别出出国时外语和工作融入的挑战,回国后则是寻找合适工作。大部分劳工合同结束后都希望留下、返回曾去国家或寻找新市场。回国人员因国内外工资差距过大而容易失落。
“因此,出国人员应确立心态,不仅是赚钱,还需积累外语、提升自我,为回国创业或寻找高收入工作做准备,而非从事普通劳动”,他说。
武先生引用自身经验,在韩国那些年通常每周工作五天,利用两天休息时间学习韩语、贸易课程,参与社会经济、文化融合项目,考取国家资格证书。凭借积累的资金和外语,武先生后来回国创业,开设了专注于贸易和服务的公司。
他建议管理机构和地方加强与韩国、日本FDI企业在工业区密集地区的联系。从这些地方回国的劳工可以找到收入稳定的新工作,他们也可以在地方开设卫星企业,既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又能运用多年在国外工作的知识和经验。
从地方角度,乂安省副主席阮文碟评估,该计划仍有许多不足,如韩国的接收配额有限,而人员需求大。该省在出国劳工数量上始终位居全国前列,平均每年增长超过20,000人。仅在2021-2025年期间,全省有超过19,000人次注册韩语考试,其中超过6,000人通过EPS计划出国工作。
“未来除了巩固传统市场,还需拓展新市场,需求高的如澳大利亚、德国、波兰,方向是透明和非营利”,他说。
2025年前9个月统计,近110,000名越南劳工出国工作,完成今年计划的84%。日本仍是领先市场,超过49,000人;其次是台湾近43,000人;韩国超过9,200名劳工,此外还有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预计今年年底,将有636,300名劳工在国外工作。
国外劳工中心表示,非营利计划派遣约155,000人次,收入稳定,每年汇回的侨汇约17,000亿越南盾。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