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胡志明市规划与建筑厅与越南德国大学联合举办了关于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OD)和可持续绿色转型的国际研讨会。
许多管理单位和专家参与了讨论,探讨了创新方法、实施方案以及为胡志明市和河内未来TOD项目做准备的战略。
公共交通必须是“核心”
其中重点包括TOD发展中的土地利用规划、TOD城市设计和绿色转型、人工智能(AI)应用以及技术发展和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
![]()
在研讨会上,胡志明市规划与建筑厅副厅长范黄俊英先生分享说,在合并三个地方后,胡志明市规模扩大,人口超过1400万,这是发挥潜力和发展东南部经济增长轴线的巨大机会。同时,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朝着两位数增长迈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胡志明市需要管理机关、企业、居民等的更多关注和陪伴,提出带来高效效果的解决方案。
“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而公共交通在连接和解决困难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今天早上,我从市中心到边葛坊花了近两个小时。
面对这一现实,胡志明市规划与建筑厅与各单位合作组织研讨会,旨在具体分析围绕城市铁路车站的TOD模式,指导可持续绿色转型。
同时,公共交通需要全程连接,以提供快速出行服务,节省时间。初期我们可能看不到经济效益,但带来的社会影响非常大”,英先生说道。
据英先生介绍,通过研讨会,管理者和企业学习了宝贵经验,整合了解决方案组,以在合并后准备的新规划中应用,从而踏上新的建设征程,实现下一阶段的两位数增长。
![]()
优先PPP模式
关于发展城市铁路网络和沿车站城市区域的模式,越南德国大学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武英俊认为,胡志明市最关心的挑战是动员资源发展近1000公里的城市铁路网络。
城市在未来20-30年内需要约1000亿美元来完善城市铁路网络,相当于每年需要投资50-60亿美元。
与此同时,预算资金不足,因此各单位需要动员多种资源和不同的实施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私营经济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下对城市铁路发展的作用被认为是最可行的。
英俊先生分析了国际经验,显示私营企业参与了30%-40%的城市铁路线路和沿线的合理城市发展。有9-10种PPP模式正在被广泛应用。
“在越南,管理机关正在考虑国家主导模式、私营主导模式、混合PPP模式等。通过这些,找到合适的模式,投资者与政府分担风险,尤其是在资金方面。此外,投资者还在管理和运营方面与政府分享经验”,英俊先生表示。
特别是在胡志明市,许多企业投资者非常希望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城市也支持这一点,问题在于建立合适的机制和政策。目前,城市需要准备提案解决方案,学习世界经验,以制定在城市和全国实施PPP的指导政策和机制。
收集数据,管理地铁线路
在研讨会上进一步交流时,奥雅纳集团(香港-中国)的Sam Chow教授建议了更多关于TOD规划和香港-中国地铁系统发展的经验,通过整合智能支付卡行程数据的技术。
基于这些数据,管理者和投资者可以及时审查和调整路线,以投资将TOD与地铁线路连接起来,从而跟踪乘客出行服务量并最大化运营效率。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