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犯罪日益复杂,手段跨国:主谋在一国,利用中间人在另一国,攻击第三国的受害者。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河内公约)被期望为国际社会更有效合作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三大突出价值
在河内公约签署仪式之际,欧洲委员会移民与内政总局副局长奥利维尔·奥尼迪向《青年报》评估了河内公约的重要性,指出了公约的三大突出价值。
首先,公约为调查和起诉网络犯罪相关案件收集关键证据提供了合作条件。其次,公约建立了打击网络犯罪的协调方式,从而提高了防御和恢复能力。第三,公约保障了公民权益,保护个人免受数据被盗风险——欧盟对此高度重视。
前外交部副部长、前越南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范光荣认为,参与公约后,各国可以受益于合作,特别是信息共享、发现和引渡罪犯,以及相互技术支持。
目前,欧盟已有法律框架允许在联盟内部有效合作。但奥尼迪先生认为,河内公约将扩大欧盟与全球许多国家合作的能力,以打击具有典型跨国性质的网络犯罪。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谋从一个国家指挥,利用中间人在另一个国家,并针对第三国的受害者。因此,司法和警察力量确实需要在多种背景下、在区域和更广范围内具备合作能力,”他说。
![]()
分享经验,迎接技术
奥尼迪先生表示,为了有效执行公约,首要任务是确保各国必须批准并将公约所有内容转化为本国法律体系。基本上,这是在刑法领域调整法律框架的工作。
第二优先是分享实践和专业知识,以帮助各国充分利用公约。欧盟的经验表明,法律工具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继续支持各国制定适当的刑法。因此,已有稳固法律框架的国家需要发挥支持其他国家的作用。
“为人员(如警察、检察官、法官)建设能力也非常重要。需要帮助他们清楚了解网络犯罪的性质,理解在调查中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数据在法庭上被接受为证据的标准,以及保护受害者的措施。所有这些知识都需要分享给国际社会,”他强调。
范光荣先生认为,需要集中建设公约要求的机制,如建立国家间24/7联络点、制定国家行动计划并建立协调机构。只有结合这些因素,公约才能产生实质效果。
在10月26日上午签署仪式框架内举行的“促进国际网络犯罪预防与打击合作”高级别研讨会上,国际演讲者分享了关于技术挑战的更多视角。
据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网络安全与关键技术大使杰西卡·亨特介绍,该国的经验表明,尽管已调整法律框架,但技术不断变化,因此法律需要不断适应利用新技术犯罪的手段。
同样观点,古巴外交部专家丹尼斯·卡萨雷斯·贝尼特斯强调,有时技术发展比法律更快。当开始讨论公约时,人工智能几乎未被提及,但现在AI可能被滥用以创建恶意软件攻击,这提出了公约需要尽早考虑的挑战。
他认为,公约是阻止网络犯罪的重要全面框架,因为它统一了国家法律和通用术语。他还认为需要考虑扩展和补充与虚假信息、欺诈和恐怖主义相关的罪名。
他强调实时、开放和详细的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因为任何国家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目标。国际合作也需要支持缩小国家间技术水平的差距。
越南成功组织公约签署仪式
10月26日,在河内公约签署仪式国际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副部长范世松上将表示,在10月25日和26日两天内,活动接待了来自110个国家代表团、150个国际、区域和私人组织以及50多个研究机构的2500多名代表。这一数字超出了组织者的预期,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活动吸引了来自189家新闻机构的400名记者,并在联合国网络电视系统上以六种官方语言进行直播。据联合国信息,有72个国家签署,其中64个国家在主会场当场签署,使其成为过去十年规模最大的签署仪式之一。
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武强调了最关键的成果是达成了广泛共识和尽早执行公约的承诺。在越南——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也是呼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能力支持、缩小数字鸿沟的机会。活动的成功有助于肯定越南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接待工作被国际社会评价为规范、专业、庄重。超过1万名公安干部、战士与军队、医疗和各国情报部门紧密配合,确保活动的绝对安全。
河内公约——全球网络安全合作的灯塔
在闭幕致辞中,公安部部长梁三光表示,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签署仪式庄严、成功地举行,有72个国家的代表参与。代表党和国家,梁三光大将对领导人和代表们在活动期间的负责任精神和重要贡献表示感谢。
部长呼吁各国、组织和企业加强合作,基于团结精神、战略信任、分享经验、技术和资源,特别是支持发展中国家,有效执行河内公约。
“越南承诺全面、认真和负责任地履行公约义务;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并与成员国协调行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梁三光部长强调。
越南相信,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签署仪式将成为历史里程碑,开启人类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努力中合作的新时代。河内公约被期望成为“灯塔”,引导全球网络安全合作,朝着“技术为人,数字化为和平”的目标前进。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