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在国会讨论环境保护工作报告时,代表阮功黄(中央太原医院院长)强调“法律必须严明”才能发挥效果。他举例说,过去对酒精浓度违规的严格处理已明显改变了民众意识,并提出问题“对于环境违规,能否同样严肃和坚决地处理?”
他引用了新加坡的经验——在那里,将一根牙签扔到路上的行为可能被罚款200新元,再犯罚款3000新元并强制社区服务。“这些严格规定甚至让欧洲国家也感到敬佩。如果我们想真正保护环境,就应该学习这一点”,黄先生说。
中央太原医院院长建议政府在环境领域研究更强和更明确的处罚机制——不仅仅是行政处罚。同时,每个地方和机构可以试点一些实际运动,如“对塑料袋说不”、“对一次性塑料瓶说不”。他还建议建立类似社会经济指标的环境竞赛标准,将环境保护视为评估各地领导和管理能力的标准。
据黄先生称,需要公开全国环境指标让民众监督,同时鼓励垃圾处理技术的社会化,通过免税和电费优惠支持企业投资该领域。
![]()
代表张重义(胡志明市)也认为,GDP越高,收入越高,垃圾产生量就越多,从电视、冰箱、塑料、电子产品到数百万辆报废汽车。他警告说,如果不统一规划废物处理,国家可能变富,但民众却要生活在污染中。“我们将不得不呼吸污染空气,与垃圾和严重污染的河流共存”,他说。
据义先生称,经济发展需要转向,减少物质资源开采、毁林、挖山、填海,转而依靠科学、技术和创新——开发人类智力资源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方式。
应将垃圾视为资源
文化社会委员会副主任谢文夏认为,当前政策还偏向管理和行政处罚,而缺乏鼓励将垃圾、废水、废气转化为资源的机制。许多国家将垃圾视为二次原料——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中的投资机会,与越南已承诺的净零排放目标相关。
夏先生认为,现行法律框架对投资者不够有吸引力,废物处理成本仍主要依赖预算。清洁水价格仅约2000越南盾/立方米,而现代技术需要5000-7000越南盾/立方米。因此,国家需要提供支持、保护和创造条件让企业参与,特别是在垃圾和废水处理方面。
![]()
代表阮光勋(越南清洁水与环境协会副主席)认为,2020年环境保护法出台时,线性发展思维还普遍,接受以环境换取增长。“国家多年快速增长,污染难以避免,但维持当前水平是巨大努力”,他说。
他建议尽快完善300多项环境规范和标准,因为许多规定已过时,约束力不足。“不能将填埋视为垃圾处理方式,因为这样各地将缺乏投资回收的动力,导致污染持续”,他说,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保护环境开始,不能让经济先行而环境追赶。
每年2500万吨垃圾是巨大挑战
在国会解释时,农业与环境部长陈德胜表示,越南每年产生约2530万吨垃圾,其中180万吨塑料——对收集、分类和处理系统造成巨大压力。政策机制实施缓慢,技术基础设施不协调,民众垃圾分类习惯有限——是未来需要根本解决的问题。
部长表示,农业与环境部已向总理提交2026-2030年国家空气质量管理行动计划,愿景至2045年,重点控制排放源,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推动绿色交通工具,并加强执法监督。
关于保护天然林,部长表示全国现有1487万公顷森林,其中天然林1013万公顷,人工林447万公顷;覆盖率42.03%,比2015年增长1.15%。森林面积增加得益于2016年起关闭天然林政策,恢复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新植。
“未来,部将建议政府继续关闭天然林至2030年,加强种植和恢复森林,严格控制林地用途转换,特别是天然林”,他说。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VNEx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