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重量收取垃圾费并不意味着要称量每个袋子”

woo
By woo
8 Min Read

10月28日,在关于2020年以来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实施监督报告的全体讨论会上,多位代表提到了按重量收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费的问题。这项规定在2020年《环境保护法》中提出,并必须在2025年前实施,目标是“多排多付”,鼓励垃圾分类和回收。然而,由于缺乏具体指导、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居民意识不均衡,目前大多数地方仍无法实施。

需要澄清对“垃圾重量”的理解

代表阮光勋(越南私营企业家协会副主席)认为,最大的障碍在于“按重量收取垃圾费”的概念,因为法律尚未有明确的法定定义。“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到每家每户称量垃圾袋来收费,”他说,强调这种理解会引起担忧,并让地方因害怕程序错误而不敢实施。

据他介绍,职能部门需要发布通用指导框架,计算人均平均垃圾量,作为各省市确定合适收费标准的依据。在大城市,平均每人每天排放约1公斤垃圾;在小城市为0.8公斤,农村地区约为0.6公斤。“基于这个标准,地方将根据人口数量计算总垃圾量,然后乘以处理单价。这种做法科学、易于应用,确保家庭之间的透明和公平,”阮先生说。

“按重量收取垃圾费并不意味着要称量每个袋子”

他还建议政府发布指导框架,让各地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灵活调整。“不应该等到条件充分再行动,而需要逐步试点,因为如果延迟,我们将继续面对每年增长约10%的巨大垃圾量,”他补充道。

代表范文和(同塔省法学家协会)同意“多排多付”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进步原则,鼓励居民改变行为。“目前,各户的垃圾收集费是统一的,而有些户每天排放几大袋垃圾,其他户只排放一小袋。这样不公平,”他说。然而,他也承认,在当前条件下,如果没有技术和明确的监督机制,测量每户的垃圾重量非常困难。

专用垃圾袋

代表阮氏越娥(海防市副团长)认为,按重量收取垃圾费只有与源头垃圾分类相结合才有效。目前,许多地方居民已经分类,但垃圾仍被混合收集,让他们看不到这样做的意义。“当处理工作仍然混乱时,居民难以同意收费政策,”她说。

据阮女士介绍,越南可以借鉴韩国、日本或台湾的经验——那里居民使用颜色区分的专用垃圾袋:绿色用于有机垃圾,黄色用于可回收垃圾,黑色用于剩余垃圾。费用根据家庭每月使用的袋子数量计算。“这是一种既简单又能控制重量的方法,同时迫使居民在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方面更有意识,”她提议。

这位女代表还警告,如果收费没有配套制裁,居民可能偷倒垃圾以逃避费用,导致更严重的污染。因此,政策需要谨慎实施,在河内、胡志明市、岘港等大城市试点——这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区意识更好,然后再扩展到全国。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