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看似微小的指导,如预先储存干粮、电池、少量现金、记录亲人电话号码,或约定失散时的会合点,已帮助许多越南侨民家庭平安度过美国南部的风暴洪水或加州的野火。
灾害应对指导需要亲切且具有社区性
越南是东南亚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让这些技能成为居民生活中的自然部分?
2025年,越南遭受了多达20种类型的自然灾害,从南海的11场台风到北部的山洪,导致超过200人死亡或失踪,造成数万亿越南盾的损失。
在这些数字背后的问题是:应对技能应如何宣传到每个居民?
灾害应对不仅仅是听从政府的通知,而是以亲切、易懂的方式接收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根据一些网站上的指导,这项技能包括三个阶段:事前准备、紧急行动和灾后恢复。
然而,许多信息似乎仍停留在行政形式——在网站或“防灾”应用程序上。这使得农村居民、老年人或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难以接触。
根据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会联合会(IFRC)等组织,通过传单、广播和社交媒体进行社区传播,在一些防灾活动中帮助减少了20-30%的损失。
我在美国、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翻译的材料通常使用极其简单的语言:“不要进入水深超过10厘米的洪水区”,“如果必须进入洪水,请极其小心”,“如果安全可行,请关闭电源和燃气”。正是这种简短、具体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容易记住和遵循。
在越南,如果通过熟悉的渠道传递这样的信息,如Zalo上的信息图、市场的传单、文化馆的公告板,将会更有效。职能部门已经做出了许多值得称赞的努力,如实时预警应用程序或储存电池、清洁水等指导手册。
进一步传播“同舟共济”精神
在2025年9月的洪水期间,由于职能部门的通知系统,数千户家庭及时疏散。然而,如果结合亲切和社区性的传播形式,这些努力可以更广泛地传播。
一些地方有越南可以参考的创新做法。
例如,在台湾,人们可以扫描公交车上的二维码查看疏散指南。在澳大利亚,超市免费发放多语言手册,包括越南语,附带“生存包”中应备物品清单。信息只有在触及每个居民时才有意义。
从越南侨民的传单中,我意识到自然灾害是没有人期待的,但准备可以轻松自然地完成。
越南人素有“同舟共济”的精神,因此学习防范不仅是生存技能,也是表达邻里情谊的方式。当信息通过亲切的形式分享,如市场的传单、乡村的演练或当地学生的短视频,我们不仅能降低风险,还能增强凝聚力。
国家可以通过支持社区传播的政策来引导;企业可以通过赞助印刷来贡献;而我们每个人可以从小的行动开始:下载预警应用程序、与邻居讨论安全避难所,或保存亲人的紧急电话号码。
自然灾害可能突然降临,但平安可以从今天开始准备,通过像越南人世代帮助彼此度过洪水和风暴的简单习惯。
简单信息在灾害中可能救人
我记得我们全家搬到新西兰后的第三个晚上,我们第一次经历了一场地震。全家惊慌地跑出去。第二天,我在图书馆读到一份传单,才知道那种反应完全错误。
在那种情况下,应该用枕头保护头部或躲在坚固的木桌下。这个小经历让我意识到,简单但及时的信息的力量,可以在短暂的几秒钟内救人。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