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报与气象水文专家黎氏春兰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
* 女士,目前我国的天气趋势如何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这个因素是否导致了最近的历史性降雨,并且会持续下去?
- 目前,我们正受到ENSO现象的冷相位,即拉尼娜的影响。拉尼娜从9月份才开始,并将持续到大约2026年2月。这次拉尼娜的强度并不太强,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
但从9月份开始,当刚刚转向拉尼娜时,天气立即出现了非常剧烈的波动。极端天气现象和自然灾害在世界许多地方不断发生。
其中,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受到了暴雨和台风的严重影响。今年的气候变化非常剧烈。此外,科学家们怀疑2025年太阳辐射的强烈波动也是导致更多暴雨和台风的原因。
* 为什么给中部地区带来降雨的水汽源像有无尽的水源一样持续不断?
- 首先,我将清楚说明北方的雨季从6月开始,持续到大约9月、10月。北方的洪水发生在8月和9月。
南方的雨季从5月持续到11月。而中部的雨季从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年底,甚至延长到次年的正月。
北方降雨的形成机制是受来自印度、缅甸的热低压影响,提供热量导致蒸发和云层形成。
这里的降雨始于热低压,此外还有季风槽或热带辐合带的活动。南方的降雨也由上述低压为西南季风的增强创造条件。
中部地区则当南北两端因长山山脉阻挡风而变得极度干燥炎热时。风被完全阻挡,降雨落在长山西侧。因此,中部的雨季等待冷空气的来袭。当冷空气出现时,开始有东风。
东风吹入中部,经过温暖的海洋区域,携带水汽和扰动进入长山东坡。当湿气进入时,遇到冷空气凝结并降下大雨。因此,当有冷空气时,中部的雨季就开始了。
但如果只有冷空气和湿气,降雨会是小雨、中雨,甚至有时会有阳光。但当有热带辐合带横穿中部聚集云层时;同时北方有东北风,南方有西南风。
两股风带卷起形成更多涡旋和扰动。这些扰动随东风带推入内陆。一些扰动可能发展成热带低压或台风,当旋转力强、云层聚集时。
我举个例子以便理解,当只有单纯的冷空气时,降雨量约为100-200毫米。当有强冷空气伴随锋面(气团之间的界面)时,降雨可能达到200-400毫米。
冷空气加上热带辐合带,降雨量可能达到500-700毫米,因为增加了湿气源。而当冷空气结合热带辐合带以及热带低压或台风时,降雨量通常大于50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达到1000毫米。
![]()
* 那么为什么最近这次没有热带低压或台风,却持续下大雨,下得“天昏地暗”?
- 这是因为在低空有热带辐合带和冷空气,这两个因素足以引起降雨。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大陆高压呈波浪状。这些波浪有节奏地,一波接一波地将扰动卷入内陆。
今年,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波浪连续不断,波浪周期短。扰动块被带入内陆还没来得及消散,就被下一波波浪卷起另一个扰动块带入湿气源(通常称为东风带中的扰动)。
就这样,湿气源被不断补充,冷空气又使其凝结,导致连续多日下大雨,像有无尽的水源一样。
* 随着年底冷空气趋势越来越强,预报还有更多台风,那么南海的湿气量、台风后的残余湿气多,是否会发生类似10月底那样的降雨?
- 我们已经看到台风Kalmaegi是西太平洋的第25号台风,大约有10个模型预测这个台风将进入中部地区。关于这个台风,我连续三天比较了三个不同的预报模型,我评估登陆时的台风眼直径约为50-80公里。
最危险的区域是从海云关到广义省。这个台风让我想起了2006年11月初登陆岘港的台风Xangsane,其破坏力非常猛烈。
另一方面,我查看预报,冷空气在台风后进入,因此台风无法进一步南下,肯定会进入从海云关到广义省的区域。台风进入时,冷空气到达,水汽仍然存在,台风尚未消散,再加上更冷,降雨会非常猛烈。台风后的降雨预报非常多且持续时间长。
这次中部可能会有大雨、大洪水,甚至与最近这次相当,有些地方可能打破历史记录。
但还没完,之后还可能出现第14号台风。虽然它不会进入我国,但当它进入中国时消散,留下巨大的湿气源。年底的强冷空气又会给中部带来更多湿气,因此雷雨还会持续更久。
* 在气象领域研究多年,最近的暴雨洪水是否超出了您的预测?
- 对于最近在中部发生的暴雨洪水,通过各种预报模型,我看到了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形势。但降雨量让我感到惊讶。可以说,在水文气象预报中,可以评估暴雨洪水很大,但达到这种程度是没想到的。
当时,我以为这次暴雨洪水可能持续大约5天。实际上,降雨持续了十几天。预报能说明趋势,知道历史性洪水的可能性,但几乎整个中部河流系统都打破记录是超出预测的。通常,例如有10条河流,3条打破记录,但这里几乎是任何河流都超负荷。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