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田蟹肉饼

越南中文社
11 Min Read

蓝江下游,雄原乡(原属雄道乡)以制作田蟹肉饼(又称dam饼)而闻名。在许多代人的记忆中,过去生活贫困,经济匮乏,乡民常去田间捕捉螃蟹,捣碎后仔细过滤取汁,与红薯粉和调味料混合制成肉饼。肉饼随后蒸、烤或咸炖,以备青黄不接的季节食用。

原雄道乡有许多广阔的田野,田蟹和蜗牛数量众多。目前数量仍未减少。每晚去田间,村民在一两小时内可捕捉5-6公斤,原雄道乡党委书记、现雄原乡农民协会主席潘春协说。

据潘先生介绍,提到田蟹肉饼,当地人立刻想到曾经的“救饥”食物。但近3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这种食品逐渐成为过去,其制作也需更多功夫。

复兴田蟹肉饼

2022年,实施“一乡一品”(OCOP)计划,在建设新农村中,38岁的陈氏厚,居住于雄原乡雄道7村,与一些在原雄道乡妇女协会工作的干部一起创业,向政府注册恢复田蟹肉饼,决心将其打造成乡的主要产品。

厚女士复兴“救饥”食物的想法遭到许多人怀疑。“这个时代谁还知道田蟹肉饼呢”,厚女士回忆起亲友常说的话。当时最困难的是很少有人知道田蟹肉饼,年长者也只模糊记得制作方法。

原雄原县以制作蚬虫肉饼闻名。厚女士前往乡内各基地了解,因为蚬虫和田蟹不同,但肉饼配方可能有相似之处。

总结了一些经验后,厚女士于2022年底开始制作第一批田蟹肉饼,但失败了。第二批也不理想。肉饼软烂,没有粘性,烤时碎裂。厚女士煎了肉饼,送给乡内年长者品尝以评估质量,但都被批评太酸或太甜,没有特色风味。

复兴田蟹肉饼

一些合作者建议放弃,寻找其他产品替代。丈夫开始怀疑,看到妻子整天在厨房忙碌却做不出什么。厚女士不气馁,鼓励大家努力,继续学习更多制作方法。大约两个月后,她找到了完整配方——使用粳米粉代替红薯粉。

过去年长者用红薯粉混合肉饼,但产品有酸味,降低风味且无粘性。改用粳米粉后,缺点得到克服,此外这种原料价格比红薯粉便宜,厚女士解释说。

自应用新配方后,制作的田蟹肉饼已能粘合,烤时不再碎裂。许多挑剔的食客不再批评,吃完后还分享厚女士的产品帮助他们回忆起困难时期的记忆。厚女士的基地因此发展起来。

复兴田蟹肉饼

据厚女士介绍,制作肉饼的工序相当繁琐。田蟹洗净,加盐摇晃,去除背甲和腹甲,然后捣碎,过滤取汁。这部分蟹肉与猪瘦肉、粳米粉、鸡蛋黄、胡椒粉、姜、辣椒、姜黄叶、姜叶和特别干橘皮混合——这是赋予食物特色香气的原料。

所有材料按严格比例混合,形成细腻、光滑和浓稠的混合物。肉饼用模具塑形,每块重约2.5两,然后在新鲜香蕉叶上烤制。尽管是最短的工序,制作者必须不断翻动,控制温度使肉饼两面均匀金黄。由于在香蕉叶上烤制,田蟹肉饼熟后保持完整的油腻味和浓郁香气。

一块重2.5两的田蟹肉饼售价50,000越南盾。初步加工后的肉饼可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保存,逐步食用。食用时可根据喜好煎或烤。这种食物在顾客在社交媒体分享体验后广为人知,因其“新奇”风味,易让人回味。2024年底,厚女士基地的田蟹肉饼被认证达到OCOP三星标准。

复兴田蟹肉饼

目前,厚女士的基地包销该地区村民的田蟹来源。由于忙于雄原乡妇女协会工作,厚女士通常在周末集中人力制作肉饼,每月向市场销售500块,收入约2500万越南盾。厚女士正致力于接触省内餐厅,扩大稳定销路。

雄原乡农民协会主席潘春协表示,厚女士的基地是目前乡内唯一保存和生产田蟹肉饼的单位——这种曾与洼地居民生活紧密相连但逐渐消失的食物。“可以说厚女士是复兴了旧时乡土风味,将田蟹肉饼带回当今食客面前”,潘先生说。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