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方革命的“大本营”之旅
在历史性的十月日子里,来自各地的第75届B08班非集中制高级政治理论班干部、讲师和学员,2024-2026学年,第二区政治学院有机会回到西宁——这片曾经书写南越抗战辉煌篇章的神圣土地。这里不仅是富有爱国传统的地区,还是数百个历史-革命遗迹的生动空间,其中最突出的是南方中央局基地和省委-行政-抗战委员会南方基地。每个遗迹都是一个“红色地址”,记录着艰苦但辉煌的岁月,是南方军民在两次长期抗战中为祖国独立、自由而汇聚意志、智慧和胆识的地方。
![]()
在反对法国殖民者和美国帝国主义的两场抗战中,这里被视为“南方抗战首都”,发出了决定南方革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省委和行政-抗战委员会南方基地在同塔梅沼泽区被视为反法抗战中的“南方越北”。1946-1949年间,这里是“南越抗战”运动的指挥中心,诞生了南方革命政府的最初机构,如:南越抗战之声电台、第八区卫国军摄影组,以及主力部队307、404、120等。这里也记录了我军对抗殖民侵略者的著名战斗。最典型的是1948年的木化战役。一场与胡伯伯的307营和120团士兵名字紧密相连的胜利,响彻全国。黎笋、范雄、孙德胜、黄国越、陈文茶等同志曾在这里生活、指挥,在同塔梅人民的庇护下。
南方中央局基地位于长烈-润敦原始森林中,曾是党在南方最高领导机关长达15年(1961-1975年)。在这里,许多历史决策被通过,为南方革命的完全胜利做出贡献。那里曾留下黎笋、范雄、阮文灵、武文杰等同志的足迹——这些人为国家统一事业奉献了毕生。那些覆盖忠诚叶的房屋、秘密地道、黄琴炉灶、深林中的小礼堂,今天成为“劈开长山去救国”时代的生动见证。
2012年,南方中央局基地被认定为特别国家遗迹。省委-行政-抗战委员会南方基地于2007年被列为国家遗迹,并在2023年投资近1300亿越南盾进行全面修复。两个遗迹——两个历史阶段——但共同的价值:那是独立意志、团结精神和绝对忠于革命理想的精神。两者都成为生动的“革命学校”,今天的每一代人可以在这里找到建设祖国的灵感和教训。
从革命遗迹中深刻的教育价值
西宁的历史遗迹不仅保存文物和记忆,还传递持久的文化、思想、道德和人文价值——这些是越南各代人的“无书之课”。第一,历史-政治价值。每个遗迹都是党在战争中智慧和胆识的生动证明。那些小地道、竹桌、地图、收音机……都讲述了一个火与血时代的故事,越南人民在那里坚韧地克服炸弹以保卫独立理想。参观遗迹,干部、党员和人民可以“重温”历史,深刻理解南方革命的胜利不仅是谋略的结果,还是钢铁信念和统一山河的渴望。
第二,道德-人文价值。中央局或南方省委干部在深林中的生活是勤、俭、廉、正、大公无私精神的证明。每件物品、黄琴炉灶、秘密地道让人想起在艰苦中朴素、坚定和同志情谊的品质。那也是形成“革命情义文化”——南越人特色的基础,在那里忠诚、坚贞和同胞情谊通过每一页历史被颂扬。
第三,教育年轻一代的价值。对今天的青年来说,学习传统不仅是复习历史,还是学习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回源之旅”、“传统课堂”、“西宁青年与南方中央局基地”等节目已将遗迹变成“自然中的革命学校”。当亲身体验、听故事、上香感恩时,年轻一代清楚地理解今天的和平是用鲜血换来的,从而在他们心中培养自豪感、向上意志和奉献渴望。正是从这些价值,西宁的遗迹不仅是纪念过去的地方,还是在新时代培养爱国精神、公民责任和对国家发展道路信心的空间。
![]()
在当前阶段发挥遗迹价值
近年来,西宁在保护和发挥革命遗迹价值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一系列展示项目、传统馆、纪录片、模拟沙盘被建设;许多活动如“回源-跟随英雄足迹”、“感恩之旅”、在遗迹入团-入党……吸引了大量青年、学生。然而,现实中仍有许多限制:教育活动有时形式化,未吸引年轻人;基础设施不配套;解说内容缺乏互动性和与学校教育的联系。
为使遗迹真正成为“生动的历史教育中心”,需要同步实施新方向:一、提高各级各部门的意识和责任。发挥遗迹价值必须被视为政治任务,与建设全面发展的西宁人相联系,既有知识,又有理想和道德。二、创新传统教育形式。代替仅参观-听解说,需转向体验学习、创新互动模式。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多语言音频系统、二维码查询信息……使历史学习变得生动、更有吸引力。
三、将遗迹保护与文化-历史旅游发展相结合。西宁可以开发“跟随南方中央局基地足迹”旅游线路,连接著名景点如黑婆山、西宁圣座、头顿湖……创建教育旅游产品,促进经济发展和传播“饮水思源”精神。四、发挥年轻一代在保护和传播遗迹价值中的作用。成立“青年与革命遗产”俱乐部,组织“我爱家乡遗迹”、“跟随英雄足迹之旅”等竞赛……鼓励青年创作传播内容(视频、播客、历史信息图)以“将遗迹带入数字空间”。五、加强西宁与拥有丰富革命遗迹系统的地区如同奈、胡志明市等的合作和经验交流,以分享有效管理、开发和教育的模式。
这些解决方案,如果同步实施,将帮助遗迹不仅是保存记忆的地方,还是发展人类、培养爱国心、激发为家乡和国家奉献渴望的重要“软资源”。在今天的长烈森林中,风声仿佛仍回荡着代代战士的誓言:“即使牺牲,决不让祖国落入敌手”。西宁的每个革命遗迹都是一个“历史见证”,提醒今天的一代活出与父辈巨大牺牲相称的生活。从这些遗迹发挥传统教育价值不仅是感恩过去的行为,还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方式,点燃每个越南人心中的爱国火焰和向上渴望。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hanhn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