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人均绿地面积仅0.55平方米,引发对公共健康与环境的担忧

mika
By mika
9 Min Read

胡志明市人均绿地面积仅0.55平方米,引发对公共健康与环境的担忧

11月18日,在由《经济与城市报》与胡志明市生物技术中心联合举办的“城市农业——绿色空间发展解决方案”研讨会上,胡志明市农林大学副校长陈廷理博士表示,我国大城市如河内、胡志明市的绿色空间严重缺乏,影响了生活环境和公共健康。

据陈博士介绍,目前胡志明市人均绿地面积仅0.55平方米。与地区和世界相比,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数字。具体来说,新加坡人均绿地面积约66平方米,吉隆坡约23平方米,东京为10-12平方米/人,曼谷约7平方米/人……

“尽管在2020-2025年期间,胡志明市新种植了超过42,500棵树并增加了237公顷的公园,但增长速度仍跟不上需求。我们需要尽快制定关于发展绿色空间和城市农业的解决方案,”陈博士强调。

面对许多大城市快速城市化的现状,越南绿色科学技术联合会主席赖成南认为,在家庭、阳台或屋顶种植花卉、观赏植物和发展小菜园是创造绿色空间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因此,城市农业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仅是在城市内部进行农业生产,城市农业还有助于创造绿色空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据平田湄公股份公司经理范玉俊介绍,在许多国家,城市农业模式已成为发展战略的支柱。例如,新加坡利用屋顶、顶层甚至多层停车场种植高科技蔬菜,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30%的食品自给自足。

日本发展“室内农场”模式,应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完全受控的条件下进行耕作。在荷兰,尽管是一个面积小的国家,但却是农业强国,将城市农业与温室技术相结合,使农业生产直接位于城市中心。

在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表示,实际上仍有许多瓶颈需要解决,如城市农业的政策框架尚未完善和稳定,特别是与土地、基础设施和贷款相关的问题。

此外,高科技应用也不易接触,投资成本对许多家庭和合作社来说仍然较高。供需连接过程仍有限制,许多模式做得很好但未能与稳定市场挂钩。

从科学家的角度,在研讨会上交流时,农业专家阮登义博士认为,城市农业不仅是在屋顶种菜,还包括生物养殖,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可以在热带地区种植亚热带和温带蔬菜。

“有城市农业政策但尚未付诸实践,农民仍在自行摸索。特别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可信的仲裁中心来评估和‘保护’安全、清洁的农产品和优秀模式。如果政策好,城市农业才有动力良好发展,”阮博士评价道。

据阮博士介绍,目前世界上的城市农业正在建设城市中的花园、森林中的城市。因此,即使是很小的绿地也值得珍惜,因为它可以减少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甚至带来高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为鼓励城市农业模式,越南绿色科学技术联合会主席提议,职能部门需要颁布支持种苗、技术指导、向家庭和合作社转让技术的政策;同时颁布新建筑项目中绿地比例的强制性规定……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