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姑苏海底志愿种植珊瑚

Fang
By Fang
11 Min Read

10月初,趁着海面平静,东北季风尚未到来,33岁的德先生和三位朋友准备工具前往雄湾方向。这片海域距离大姑苏岛约30公里,正是德先生团队一年前将鹿角珊瑚带回培育的地方。

为了下潜到10米深、培育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地方,德先生和团队必须携带潜水装备和氧气瓶。在水下潜水数小时,既累又冷,但大家精神很好,因为珊瑚生长良好,比刚种植时高了约3厘米。

在姑苏出生和长大,目睹许多珊瑚礁因旅游开发和气候变化影响而退化,德先生感到惋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决心恢复珊瑚礁,打造体验旅游产品,让游客了解海底原始生态系统的价值。

问题在于恢复哪种珊瑚。姑苏约有43种珊瑚,其中鹿角珊瑚几乎灭绝。德先生团队潜水多日,在多个地方寻找,幸运地发现了几小枝。团队决定复活这种珊瑚。

在姑苏海底志愿种植珊瑚

在参考了芽庄和富国岛的模型后,德先生咨询了正在开展海洋保护项目的专家,以调整项目适应姑苏海域的特点。从2023年9月起,鹿角珊瑚培育项目开始实施。德先生团队选择圆湾进行首次种植。珊瑚将被固定在铁架基座上,然后下放到10-15米深的海底。

团队花了近5小时潜水,将首批100多片鹿角珊瑚下放到培育地,条件包括冷水和水下能见度有限。“我们紧张不安,首次培育后失眠多日,生怕失败,”德先生回忆道。6个月后,约60%的珊瑚存活并生长,开启了模型扩展的进程。此后,珊瑚种植活动每月维持一次,主要在农历10日至20日海面平静时进行。

每周,团队检查基座、清理藻类、记录数据并跟踪生长程度。许多时候天气快速变化使潜水困难。新种植的珊瑚被藻类覆盖、缺氧或被鱼吃掉。设备还是自制的,从铁架到锚固装置。种植区经常有船只经过,威胁破坏基座。团队必须轮流值班保护珊瑚园。

德先生分享说,选择种植位置取决于水流、深度和水质。许多初期试验区不合适,迫使团队不断迁移。逐渐地,每一片存活的珊瑚帮助团队积累经验并巩固维持活动的决心。

两年内,项目珊瑚存活率约85%,主要是鹿角珊瑚。一些曾是裸露沙地的地方现在出现了新珊瑚群,吸引了鱼、虾、海胆和海星的回归。许多游客目睹种植活动后,专程返回姑苏参与团队。

从最初的小组,项目吸引了超过10名志愿者,包括潜水员、导游和当地居民。他们种植、跟踪并宣传游客减少对自然珊瑚礁的影响。这项活动帮助形成社区保护模型,将居民责任与海洋环境联系起来。

团队扩展了珊瑚种植区域,包括雄湾、翁积岛和红湾滩,并开发了“种植珊瑚——复活海洋”旅游行程,结合潜水、种植和了解海洋生物生活。团队还与大学和保护组织合作,标准化流程、研究适合的珊瑚种类并扩展模型。除了努力,德先生和同事每年投入约2亿越南盾维持项目。

在姑苏海底志愿种植珊瑚

德先生评价团队项目规模小,不能解决所有海洋环境问题,但为居民和游客参与保护海洋创造了机会。珊瑚存活是团队继续寻找有权限和功能的单位合作扩展的基础。“当居民和游客共同参与,保护才能可持续,”他说。

最近,一位在广宁的游客读到德先生团队项目的信息后,归还了多年前从姑苏岛龙爪滩取走的14公斤鹅卵石,并附上道歉信,表达对损害岛屿原始美景的悔恨。

姑苏特别区文化社会处处长阮海灵先生评价德先生团队付出许多努力,在保护姑苏海洋环境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特别是共同保护环境的形象。特别区政府将支持宣传并为模型提供指导。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