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锣钲长期以来一直是西原各民族的特色仪式音乐。这种声音伴随着水稻的生命周期——从旱稻到水稻——以及人类从出生到回归大地母亲的旅程。
因此,锣声不仅是音乐,更是文化精髓,是高原上社区居民的精神回响。
正在向村里年轻人传授锣钲的K'Nẻo老人(马族,80岁,居住在林同省达怀2社)表示:在节日中,锣钲是人们与Yàng(多神信仰中的神灵)沟通、与天地和谐相处并连接社区的工具。
“从前,一套珍贵的锣钲——即音准好、声音优美的锣——价值相当于一到两头大象,或40头公牛。拥有许多锣钲的家庭不仅富有,还拥有力量,这是Yàng cing(锣神)赐予的力量。
哪个村庄、哪个家族拥有许多锣钲,就会受到其他村庄的尊敬。那个村庄的村长甚至可能被尊为整个地区的村长”,K'Nẻo老人讲述道。
![]()
对于西原人来说,锣钲正是山林的呼吸,是村庄的生命源泉。
每一声锣响都是人与天地的和谐,是向Yàng祈祷的话语,是红土上丰收、富足与和平的渴望——那里旱季灼热,雨季瀑布倾泻。
马族非常清楚珍贵锣(有Yàng cing附体的锣)和普通锣(没有锣神)的区别。
珍贵锣只在重要节日中使用,并且必须有祭品——通常从牛开始——才能演奏。锣越古老,锣神越强大,价值越高。
艺人K'Breoh(马族,58岁,居住保禄市第2坊)表示:“锣钲音乐是节奏和旋律相遇的地方。
每位艺人只演奏一个音符和一个节奏模式。组合起来形成声部,形成旋律。锣钲保留了社区表演形式,通过相互倾听来合奏。
这意味着必须有社区精神融入其中。锣钲完全与表演者个体化无关”。
锣钲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社区性。表演空间向所有人开放,不分男女,没有特殊禁忌。
许多民族甚至允许女性敲锣——这是平等和西原文化结构中母系印记的证明。
![]()
西原文化保留了许多神话元素。因此,锣钲的声音带有宇宙印记,有灵魂,并有力量唤起社区最深刻的记忆。
对于西原人来说,宇宙具有人的形状,而人则拥有宇宙的力量。
艺人K'Breoh认为这种音乐能力是马族自然发展起来的,通过各个节日季节在社区中传播——这些也是通宵达旦演奏锣钲的时期。
“锣钲音乐最珍贵、最独特之处是民间舞台的共鸣”,艺人K'Bon(高族,71岁,居住宝顺社)分享道。
那个“民间舞台”正是森林空间、节日空间、村庄空间——在那里,质朴、真诚的人们在竹筒酒旁、圣火周围、锣钲声与山风、云彩共鸣中,向超自然力量传达社区的声音。
![]()
在一首锣曲中,旋律链是六位演奏者之间默契配合的结果。
锣队在表演时在空间中延伸,创造出立体声效果,让听众感受到声音的高低、长短和远近——这是锣钲音乐独有的现象。
“它还美在形态,在敲锣者的手脚动作,以及跳舞者的舞蹈中”,艺人Touneh Ma Bio(朱鲁族,62岁,居住德然社)分享道。
神圣、神秘而亲近,西原锣钲是传统的回响,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和未来的纽带,连接每个民族的文化与社区和人类文化。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uoit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