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水文气象局(农业与环境部)报告了中南地区的洪灾情况。从11月15日19时到11月21日19时,达勒克东部总降雨量普遍为500-1200毫米,其中松兴1861毫米,和梅西1575毫米,山龙1363毫米。西部省份降雨150-400毫米,有些地方更高,如姆德拉克805毫米,和丰434毫米。
嘉莱普遍降雨300-600毫米,一些地方更大,如甘连1000毫米,安光988毫米,云耕927毫米;西部省份100-300毫米,如义安498毫米,湖安溪438毫米。庆和也降雨特别大,北部平均500-700毫米,一些地方如大岭1071毫米,庆协1002毫米,山泰877毫米。
![]()
水文气象局评估,山和(达勒克)601毫米或归仁(嘉莱)380毫米的降雨量超过了历史记录。引用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分类,该局认为“这些是罕见事件,几乎无法准确预测定量”。
结合2025年10月到11月中旬,中南地区降雨量已比多年平均高出120-200%,土壤饱和,因此进入主要降雨期时,只需额外300-500毫米降雨就形成大洪水。
11月15-21日,中南地区多条河流同时超过历史洪水峰值。基禄河(达勒克)超过2009年记录;巴河超过1993年,宁和定河(庆和)超过1986年。巴河在富林站的洪水峰值估计重现期为50年(罕见频率)。
水文气象局评估,洪水同时在3-5个流域打破记录极为罕见,不属于常规计算洪水水平,即使准确预测也不足以阻止超越历史的自然灾害。
过去30年统计显示,中南地区大洪水通常发生在11月15日之前,但这次较晚。这表明传统洪水规律正在改变,天气趋势日益极端、难以预测,水文气象局指出。
极端天气组合导致洪灾
气象机构提出大雨原因是多种极端天气形态组合的结果。在高空,1500-5000米高度东风带扰动活跃,结合非常强的冷空气,形成从低层到高层的湿气汇聚区。
来自东海的水汽持续输送到中部和西原内陆,同时长山地形起挡风作用,刺激对流强烈发展并维持长时间降雨。许多地方普遍降雨800-1700毫米,远超自然排水能力。
除了天气因素,中部的地形和水文特征也增加大洪水风险。流域短、坡度大,导致雨水快速汇集到下游,引发山洪、管涌洪水,并在几小时内迅速上涨。内陆水位升高,同时东海出现大浪,海浪3-5米使排水缓慢。
![]()
此外,气候变化使极端降雨形态变得更强、更难预测,近10-15年大洪水频率增加,许多站点记录降雨量超过历史水平1000-1700毫米/次。
需改变预报和预警方式
越南水文气象协会主席陈塾教授认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天气日益极端,需改变预报和预警方式。对于这次洪灾,预报了降雨范围,但确定局部点总降雨量仍有误差,一些点降雨高于预报。这也是热带季风区地形分割强烈地区的普遍限制,很难在狭窄范围内预报局部大雨。
同时,滑坡预警仍主要处于“乡镇高风险”级别,无法定位到具体滑坡点(山坡、小路段)。中南地区上游、深山区(山洪发源地)的自动观测站网络仍较稀疏,导致缺乏实时实测数据以预警洪水快速上涨。
陈教授提出三组解决方案。在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需通过在中南地区上游和“洼地”增设自动雨量站和专用水文站来增加观测网络密度;推进城市和山区的天气雷达系统以详细扫描云雨,服务超短期预警。
![]()
预报机构需基于当地历史洪水数据构建AI机器学习模型,以实时预警城市内涝(如芽庄、潘朗)和滑坡;完善重点居民区的大比例尺(1:2000或1:5000)灾害风险分区图。
在预报工作中,陈教授认为需转向“基于影响的预报”。例如,代替仅通知降雨200毫米,预报应具体描述如果这样降雨会导致A路淹水多深、B隘口滑坡风险、C堤溢流。这帮助政府和民众更容易理解危险程度。
此外,专家强调需收紧中南地区河流流域(短而陡的河流)的水库联合运行流程。泄洪需与降雨预报数据优化计算,避免下游“洪水叠加”。预警信息也需通过多平台直接传达给民众,即使断电或局部网络堵塞。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