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顺少将:现代国防必须从数字力量开始

woo
By woo
14 Min Read

第十四届大会文件草案通过将“对外、融入国际”纳入核心任务组,扩展了保卫祖国的思维;继续强调建设全民国防、人民安全和稳固的民心阵地;同时转向将国防、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和数字化转型紧密结合的方法。

VnExpress 采访了国会国防、安全和对外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顺少将,就这一内容进行了讨论。

陈德顺少将:现代国防必须从数字力量开始

- 少将先生,第十四届大会文件草案补充了许多新要求,如现代国防工业、技术自主或网络空间主权保护。您认为哪些是具有转折性的点?

- 我认为有两个真正突出的点。首先是“战略自主”思维这次被置于更高水平,并通过技术自主、发展国防-安全两用工业或增加关键系统本土化等方向得到明确体现。在大国竞争扩展到核心技术、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甚至太空领域的背景下,我们只有主动发展核心能力,才能确保安全,避免陷入依赖状态。

第二个点是将网络空间国家主权保护任务纳入文件草案。这是思维发展的非常重要一步。网络空间现在是一个真正的主权空间,与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并列。当发生网络攻击、数据干预或认知战争时,会直接影响政治社会稳定。补充这一内容非常必要,符合非传统安全和现代战争的趋势。

- 国防安全工业被确定为确保战略自主的支柱。那么越南应优先发展哪些技术以产生有效的威慑力?

-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我们需要聚焦于四个核心能力组。首先是导弹和防空、现代空军技术。这是直接产生威慑力的领域,特别是传感器技术、目标指示、高精度导航。

其次是国家级网络作战和网络防御能力。包括攻击模拟、防御系统、恶意代码分析技术、关键数字基础设施保护。同时,军队和公安必须集中掌握新材料技术、无人机、自主车辆。侦察无人机、武装无人机、自杀式无人机、海上无人载具。这是现代战争的趋势,成本低但效率高。

此外,两用技术如微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定位、导航也必须同步部署,不仅服务于国防,还服务于经济,从而形成可持续的两用工业生态系统。

陈德顺少将:现代国防必须从数字力量开始

- 草案设定了建设精、简、强的军队和公安力量的目标。在多域作战背景下,您认为力量部署标准需要哪些要求?

- 在过去任期内,军队和公安已很好实施精简方针。但为满足新形势下保卫祖国的要求,仍需继续调整。精简必须与自动化和数字化相结合;不仅减少数量,还要集中提高质量,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更灵活组织。同时,多域作战的专业力量需要清晰形成,如网络作战、电子作战、太空作战,在越南条件适当水平,以及在灾害、生物或环境情况下的非传统防御力量。

另一个要求是向两用方向调整组织,使技术、后勤或工业单位既能服务于作战任务,又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最后是提高基于数字平台的军兵种协同能力,因为在现代战争中,速度和精度是决定性因素。

- 全民国防、人民安全阵地正面临许多非传统威胁。您认为各力量间的协调机制应如何调整以更有效运作?

- 过去一段时间,协调总体有效,特别是在防洪抗旱或网络安全方面。但为更好满足新要求,我认为需要完善关于民事防御和非传统安全的法律框架,明确在极端自然灾害、疫情、网络攻击或能源和粮食危机等各类情况下的角色和权限。

国家需要政策建设从中央到地方互联的非传统安全指挥中心,整合数字地图、人口数据、环境资源和灾害预警系统,以确保快速准确反应。同时提高人民和企业能力,因为全民国防阵地只有在人民具备网络防御、防灾、生物安全基本知识,企业充分履行对供应链和关键基础设施责任时才能强大。

- 在2026-2030阶段,文件中国防-安全部分应强调什么以更贴近新背景,先生?

- 文件草案已相对全面提及。但在4.0技术革命强劲发展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强调数字主权和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任务。越数字化,网络攻击、数据泄露、信息操纵风险越大,因此这一问题必须被视为战略级国家安全问题。

此外,当大国间战略竞争日益激烈时,我们需要继续独立、自主、多边化的外交路线,并推动国防-安全外交向平衡、可信和实质方向。完善区域防御和国民民事防御模式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正在实施时。

每个地方需要根据特点制定适合的防御计划,从海域、边境到大城市或重点工业区。当然,科学技术作用必须置于适当位置,因为如果缺乏人工智能、太空、传感器、新材料或半导体等技术,就无法建设现代国防。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