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低气压使许多人感到疲劳、头痛

Fang
By Fang
10 Min Read

高温、低气压使许多人感到疲劳、头痛

根据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预警专家阮玉辉博士的说法,过去几天,北部平原和北中部地区的气象温度在15-16时可能达到37-38°C。

此外,一个低压区出现在河内地区,气压非常低(996hPa),导致北部平原“闷热”,因此感觉温度可能达到43-45°C。傍晚和晚上初段感觉非常闷热。

与之前的高温不同,过去几天,河内的许多居民分享了共同的症状:头痛、头晕、身体疼痛。

作为建筑工人,30岁的河内居民裴文洪表示,尽管避开了高温时段工作,但因为持续头痛、头晕...不得不请假。

“通常在高温期间,我们会提前开始工作,并在10点前结束以保证健康。但这次因为头痛、头晕,我无法工作”,洪分享道。

同样遇到类似情况的34岁河内居民芳女士抱怨说,尽管没有在高温下工作,但头痛得像“被斧头劈”。

“我在一家公司做会计,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下班。但奇怪的是,这几天我一直感到非常头痛,身体疼痛。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但问了一下,发现办公室里的许多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芳女士说。

越南血管疾病协会成员段余孟医生向《青年在线》解释说,低气压加上无风——一种不是由太阳强烈照射引起的高温,而是由热低压引起的——使身体感到不适,血压下降,并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此外,进出空调房间也会因为温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热休克,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孟医生解释说。

白梅医院A9急救中心的阮文志副教授分析说,人体有调节体温的机制,通过快速呼吸、出汗、皮下血管扩张等反应,保持稳定在37°C左右。

然而,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这种机制会超负荷。如果体温超过41°C并持续,体内的代谢活动会严重紊乱,容易导致昏迷、抽搐、脑、心、肺、肾等器官损伤。

孟医生补充说,高温会导致血管扩张,心率加快,使血压剧烈波动。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不受控制的人可能面临心肌梗死、脑出血、肾衰竭甚至死亡等危险并发症。

根据志医生的说法,在高温天气中有四类人需要注意。

户外劳动者:农民、建筑工人、长时间在阳光下参与交通的人,如果没有适当的保护措施,容易发生热休克。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如果健康状况控制不好,有并发症的风险。

儿童:因为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在阳光下玩耍并快速脱水。

老年人:抵抗力差,口渴反射减弱,容易脱水和衰竭。

当发生热休克、中暑时,居民需要注意及时处理。对于热休克的人,通常表现为面部潮红、皮肤干燥发热、极度疲劳、呕吐、头痛...

如果发现有人有这些症状,应立即将他们带离高温区域,转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扇风、喝水(如果还清醒)并迅速呼叫急救115或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医生建议在炎热的天气里,应避免在11-15点太阳最强烈的时候外出。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应穿防晒衣、戴宽边帽、戴太阳镜。

做好防护,使用防晒霜,并每小时定期休息10-15分钟。喝足够的水,平均每天2.5-3升,可以补充橙汁、柠檬水、椰子水。多吃绿色蔬菜和清热的水果。

从户外高温回来后,不应立即用冷水洗澡或立即进入空调房间——应让身体自然降温。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建议温度约为27°C,与室外温度的差异不应超过10°C。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