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上校谈价值近10万亿盾的企业‘假货’案件手法

woo
By woo
8 Min Read

公安上校谈价值近10万亿盾的企业‘假货’案件手法

8月4日上午,总书记Tô Lâm亲切会见了参加第九届全国安全竞赛大会的先进典型代表。

在会见中,代表们交流并听取了先进典型代表的鼓舞人心的故事。

公安调查机构(C01,公安部)副处长Nguyễn Minh Tuấn上校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分享了近期调查和处理的一些受关注案件。

Tuấn上校表示,近年来C01经常被指派调查规模非常大、复杂的案件。

在这些案件中,都存在困难、障碍、手法和漏洞,供犯罪分子利用犯罪。

Tuấn上校强调,领导部门经常指示并要求在每起案件中找出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审查国家管理责任,并找出漏洞和规定,建议各级部门修改、补充和完善。有助于预防和限制犯罪。

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据Tuấn上校介绍,C01调查了一些典型案件,如操纵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上诈骗财产的案件。

这是利用金融、资本管理以及证券市场活动管理中的漏洞的典型手法之一。

这些人利用手法从无到有夸大资本,然后注册、传播、在市场上上市后出售、诈骗、侵占财产...

或者利用银行规定松散,同时购买、请人代持、设立多达500个账户,同时进行一系列操纵、侵占财产的行为。

此外,Tuấn上校还分享了调查和处理其他一些严重经济案件的情况。

目前,C01正在调查6起生产、销售假货案件,价值近10万亿盾。

Tuấn上校表示,以往的生产、销售假货案件中,犯罪分子手法隐秘、掩盖、伪装,规模小。

但现在,犯罪分子在合法企业的掩护下公开生产、销售,规模工业化。

“在6起案件中,假货的数量和价值达到近10万亿盾。这是不同之处”,Nguyễn Minh Tuấn上校强调。

据C01副处长介绍,在每起案件中,公安部领导总是提出疑问:为什么犯罪分子能够以如此大的规模进行犯罪行为?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国家管理责任如何?

“假货案件发展非常快、非常广,非常令人担忧。原因何在?在调查过程中,对照食品安全法律、管理的规定,发现最近有一项新规定开放,执行食品安全法,但未能确保符合法律规定” - Nguyễn Minh Tuấn上校明确指出。

Nguyễn Minh Tuấn上校认为,这几乎创造了一个开放走廊,导致商品质量管理和控制非常困难。

特别是,其中有一项内容允许企业自行公布质量标准,自行负责,而不进行前期检查,确保商品流通前的质量。

关于这一点,Tuấn上校强调,C01已向部门领导报告,建议政府、部门修改、补充法律规定,确保更加严格,预防犯罪。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