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8日),进入立秋的第二天,但在北部中游和平原地区出现了高温(超过35摄氏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酷热(37摄氏度以上)。
许多人期望立秋后天气会变得凉爽舒适。但实际上,北部和中部地区仍然出现了高温。那么为什么立秋后仍然会出现高温呢?
根据预报,8月9日,高温将扩展到北部各省,并可能持续到8月10日,而中部地区的高温将持续到8月11日。
更远来看,预报在8月下半月,北部地区仍会出现高温,但强度将逐渐减弱。
据水文气象与气候变化研究所气象气候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伯坚博士介绍,立秋是中国、越南、日本、朝鲜等国家24节气之一,通常每年阳历8月7日至8日开始。
这是24传统节气之一,标志着根据民间观念从夏季转向秋季的时刻。
“在现代气象学中,这并不是确定夏季结束的标志。原因是实际上,立秋后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仍然经常记录到酷热的高温。有时高温会持续到8月底甚至进入9月。”
与此同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现象如高温有越来越早出现、结束更晚、强度更强、频率更密集的趋势。
这使得季节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季节转换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传统的气候规律,如“立秋后夏季结束”,在预报中的实际价值越来越小。”张伯坚博士分析道。
据张伯坚博士介绍,夏季通常被定义为日平均温度大于或等于25摄氏度,并持续一定时间,通常至少持续几天以上(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在一些温带国家,一年四季非常明显,通常简单地约定为阳历6月至8月。
然而,在像越南这样的热带国家,夏季的确定需要基于各地区实际温度的变化。
具体来说,在北部和北中部地区,夏季可能从4月底开始,到8月底或9月初结束,当东北季风开始重新活动,带来凉爽(秋季)或寒冷(冬季)的空气从北方下来...
“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季节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夏季有延长的趋势,变化更加无常和极端。”张伯坚博士说。
2025年的立秋从8月7日(即农历6月14日)开始,立秋当天是立秋节气的第一天(从阳历8月7日至23日)。
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排在一年24节气周期的第13位。
自古以来,立秋节气就被视为一个特殊的时刻,具有农业、精神和风水的多重意义。
就像其他带有“立”字的节气如立春、立夏或立冬一样,立秋被视为自然和人类新阶段的开始。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