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许多关于越南人常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的抱怨,居住在越南的外国读者在《青年新闻》上的反馈显示,问题不仅源于习惯、不礼貌或希望吸引注意力,还涉及行为文化。
Steven Braithwaite分享道:“很多时候我都在想他们是否需要电话,对方肯定也能听得很清楚。”
Ian Ellis因为邻居家传来的嘈杂音乐而感到愤怒:“我不得不多次搬家以逃避邻居播放的音乐,低音炮的声音响彻整个街道。”
一些读者如Altas Ata甚至认为大声说话是自私的表现。
读者Denis Demchenko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自我过大”,而Marc Bruijns则认为这样大声说话是“不礼貌的”。
除了部分激烈的抱怨外,一组读者通过引用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因素可能影响人们在交谈时的音量,提出了更为温和的观点。
Paul Lam解释说:“在农村,人们经常从厨房叫到卧室,从这家叫到那家,所以必须大声说话。”
同意上述观点,AT Tan写道:“在一个有8到10人的小房子里,必须大声说话大家才能听到。这已经成为习惯了。”
Matthew CF Keenan和Jason Lewis则从医学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们认为,经常接触大声噪音,如在学校或婚礼上,可能会损害听力,尤其是儿童。这导致人们不得不更大声说话才能被听到。
许多西方读者显得不耐烦,甚至认为大声说话的习惯是不文明的。
Jon Myers留下意见:“在公共场所用扬声器打电话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Jay Davies Pascual和Robert Bethge认为许多人“讨厌安静,喜欢嘈杂”,“对沉默过敏”,并提问:“有没有研究表明大声说话与什么好处有关?”
Ryan Cooper写道:“我理解当人们在外面大声说话时,那是快乐的表现。但在封闭的空间如医院、公交车或餐厅,小声说话是应该做的。”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Suki;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