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阮氏惠(胡志明市新平郡)依然保持着“背起背包就走”的习惯,走遍各省,甚至攀登超过4600米的高山而不需要氧气瓶。这份热情已经传给了她的女儿:阮兰云(绰号Saru),使她成为一位旅行博主,旅游书籍的作者,曾经踏足超过20个国家。
50岁退休,多次穿越越南
惠女士清楚地记得她11岁时的第一次远行,是被外婆带到朱笃(安江省)。“那时候觉得出去玩很开心,看风景就迷上了。但还小,长大后忙于工作,直到50岁我才决定停止生意,关闭店铺去旅游。”她说。
从那个决定开始,她几乎走遍了国内98%的省份,多次穿越越南。“走遍国内后才出国。”她说。第一次出国是去北京(中国)和两个朋友以及女儿一起。之后,当女儿忙于工作时,她继续独自或与朋友一起旅行。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她已经去过新加坡、泰国、老挝、柬埔寨、台湾、韩国、印度,特别是中国——她去过4次,从北京、凤凰古城到丽江。有些旅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比如在印度边境迷路的那次。没有恐慌,她主动请求机场保安帮助,并直接与导游对质当被反责时。“我是团里年纪最大的,记路比很多年轻人还厉害。”她笑着说。
惠女士不介意独自旅行如果朋友们忙或担心花费。疫情前,平均每个月她出国一次,国内两次。费用来自她做生意时的积蓄和孩子们每月寄的钱。“旅游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外国人的冷静和文明。越走越喜欢。”她分享道。
去年,她仍然攀登了4600米的玉龙雪山(丽江)而不需要氧气,而许多人需要呼吸。但在今年春节前的一次中风后,她暂时停止了远行以保持健康。
女儿跟随:辞去办公室工作,用Google Maps旅行
40岁的阮兰云现在在第七郡卖大叻烤肉,为一些报纸写旅游专栏,出版书籍,并管理同奈的一个小旅游区。从4-5岁起,她就被妈妈带着去朝拜9、10或12个寺庙,从南中部一直到金瓯,有时要坐几个小时的车然后继续坐牛车1-2小时才能到达。
“从小和妈妈一起的那些旅行是我后来步入社会和探索世界的第一灵感。”云分享道。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去过20多个国家。埃及是对她影响最大的地方,巴基斯坦是最喜欢的目的地。起初,她也因为语言障碍而害怕出国,但当Google Maps普及后,她开始寻找那些特别的地方,尚未出现在传统旅游线路中,然后自己设计行程。
对她来说,踏足20多个国家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她总是选择那些少为人知的路线,远离热门旅游线路。正是对探索陌生地方的热情,加上通过Google Maps自行设计行程的能力,使她的每一次旅行都成为一次充满个人印记的旅程。
从2012年到疫情前(2021年),她的旅行频率很高,有时一个月4次。2012-2016年期间,她优先探索越南,然后扩展到世界。当还是FPT的办公室职员时,她抽空旅行,然后在2014年辞职自由职业,有更多时间进行远行。
她的写作热情从小就开始了,11-12岁时在99.9 Mhz电台的《青春文学》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2018年,埃及之旅后,她出版了《法老的后裔》。2019年,去了日本后,她推出了《青木原-寂静的树海》。
对云来说,独自旅行帮助她接触到更远和更难的地方,学到了书本或互联网上找不到的东西。而与妈妈一起,即使是从小开始的朝圣之旅,也是一种特别的情感体验。“妈妈是引导我进入生活的人,也是引导我进入第一次旅行的人。”她说。
探索世界超过13年,她意识到:“刚开始旅行时,热情很大。走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渺小,需要学习。每一片土地,每一种文化都给了我更多的体验。多年后回头看,发现自己已经改变了很多。”
看着女儿自信地探索世界,惠女士自豪地说:“她比我强多了,尤其是在水平和独立性方面。独自旅行,自己设计行程,自给自足。我不禁止反而创造条件,因为走得越多,眼界越开阔。”
对云来说,妈妈是敢于为热情而活并始终主动生活的榜样。“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在一个不仅教我做人,还教我如何行走、观察、从世界学习的妈妈的陪伴下长大。”她说。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hanhn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