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每年五十万的游客量,美山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阮功杰说,即使在现在,每年6月中旬到8月,仍有来自各地的当地居民来到美山进行精神信仰仪式。
国家管理机构的职责是如何保持美山如初的宁静,既发展旅游让公众更多地接触遗产,又不让这片古人遗产商业化。
从顺福乡中心,通往美山的道路现在已经铺上了如丝绸般平滑的柏油。两旁的古树像蜡烛一样排列,引导游客参观遗产。美山被古人选择与外界隔离,至今仍保持如此。
为了保持特别的庄严,塔庙区的规划从几十年前就开始系统建设,并明确分为三个区域:核心区、过渡区和遗产缓冲区。
据阮功杰说,几十年前当美山开始受到关注进行修复并建立多层保护时,广南省的功能部门就已经进行了森林清查,实施了迁移农田和许多民居到外部的项目,以恢复神圣的空间。超过10户位于遗产深处的家庭已被安排重新安置。
清理到哪里的土地,国家就在那里种植树木,创建景观森林。至今,服务于美山遗产区的面积已确定为1,158公顷,其中拥有古建筑的核心区面积为32公顷。在这个红色区域,任何建设、干预活动都被禁止。
阮功杰说,美山一直受到来自各机构、部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别监督。在许多关于保护工作的评估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美山是基于遗产周围社区共识的保护与发展的典范。
来到美山,让游客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如无尽般广阔的古老森林。所有的路径、空间都让给了树木。有一段时间,当遗迹缺乏人的温暖时,塔庙周围的森林是社区的生活空间。
人们每天进入砍伐树木、烧炭、采集蜂蜜,甚至耕作,影响了神圣的空间。野生动物也因捕猎、陷阱而数量长期减少。
阮功杰表示,必须去动员每一位居民逐渐放弃依赖森林生活的习惯,结合林业、公安等部门巡逻森林。特别是,为了让当地社区完全“戒除”从古老森林中获取生计的空间,为乡亲们创造就业机会受到了特别关注。
居民被邀请参与修复工作,做保安,一些人开设小商店为参观塔庙区的游客服务。因此,多年后,森林区域逐渐复苏。目前,美山周围的20名居民也得到报酬,每天巡逻保护森林。
从废墟中,经过长期的修复与保护结合,如今美山塔庙区已经重建了壮丽的风貌,平均每天吸引1,500名游客前来参观。美山是世界级遗产的特别典范,但在地方各级机构的保护下得到了良好的保存。
在隶属于维川县人民委员会管理之前,美山遗迹被交给省文化部门管理。2025年7月1日,这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正式由岘港市管理,为保护无价遗产空间的大努力开辟了新的机会。
阮功杰说,自己从负责售票参观的干部时期就与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深刻理解遗产的神圣。任何对美山的投资都必须基于一致的观点,即美山是特别神圣的精神信仰工程。
发展必须与尊重旧有价值平衡,不要因为急于吸引而带来过多游客,建设过多服务于旅游的项目,破坏了神圣宁静的空间。
2024年,广南省委书记梁阮明哲(现为岘港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在美山考察工作时提醒广南省的干部和文化部门,美山必须保持其原有的神圣。
“美山必须提供有质量的服务,保护景观空间,绝对不要大规模发展服务” - 阮功杰重复了当时广南省委书记的提醒。
“我认为对待美山必须特别谨慎,必须将其视为神圣的空间。从过去到现在,为了结合保护与发挥遗产价值而制定的方向是一致的、贯穿的,有助于让塔庙区永存” - 阮功杰说。
保护一个千年遗产群,让它每天都能迎接公众的参观,绝非易事。
不仅需要利用各种合作资源,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修复,解决吸引遗产周围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问题,还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对遗迹修复努力影响巨大的困难。最近最突出的故事之一是如何找到合适的砖块来修复古塔。
据阮功杰介绍,通过各个修复阶段,大部分用于重建美山的砖块都利用了埋藏在地下的原始砖块。然而,最近这些砖块也逐渐变得松软,需要寻找兼容的砖块。
至今,古人建造美山所用的砖块配方仍未找到,尽管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已经将古砖样本带回进行深入分析,制作出完全相同的样本,但质量仍无法保证。
居住在塔庙区边缘的居民阮过,制作出了基本符合标准的砖块,令科学家们感到惊讶。然而,由于是手工生产,使用煤炭窑炉排放污染环境的气体,2024年这个窑炉被政府要求停止运营。
为了获得修复用的砖块,美山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必须说服、解释并得到政府的同意,将这个窑炉迁移到远离居民区的区域。至今,这个窑炉仍是广南省唯一能生产用于重建占婆古建筑群的材料的地方。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