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反映了越南人的文化特色,它取决于地区、地方、传统以及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
现在婚礼也有“五花八门”,导致不少宴会客人喜欢“挑剔”,甚至成为讨论和争论的话题。
心理学家阮文功向《青年在线》分享了关于婚礼和婚礼客人的看法,而每个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员。
喜欢挑剔的心理?
简单的宴会被认为是节约、吝啬,而盛大的宴会则被认为是奢侈……这是一些人现在参加婚礼时常有的看法。
参加婚礼,吃、说,甚至还能打包带走,最重要的是祝福,与新人和双方家人共享快乐。然而,有些人宴会后却喜欢评论。
我参加了一个相当简单的婚礼。宴会桌坐6人,亲戚邻居开心,吃完剩下的还会带回家,宴会也很快结束。
然而,当我参加另一个地方的侄子的婚礼时,却有很多议论。
我侄子的家庭条件不错,所以举办婚礼时也做得很好,当然价格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约50万越南盾每桌。
但婚礼后有不少议论。有人说我侄子的家庭喜欢炫耀,不适合当地。有人说食物不合当地口味,食物多但不美味,选择举办空间不合适,吵闹,新娘服装不美……
很多人不关心分享快乐、祝福,而是议论纷纷。
八卦也成为一些人、一些群体的习惯。每当某个家庭有什么事件,他们总是找话题作为礼物,找不好的点来讨论、评论。
一些其他人在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时,倾向于批评他人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有些人还有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好的心理。另一方面,有些人被群体心理拉拢,随波逐流……
学会尊重主人
确实,每家每户情况不同,每个地方的婚礼也不同。总的来说,在农村,婚礼似乎按照平均水平,相差也不大。
富裕家庭大约1-2百万越南盾每桌,条件不好的家庭则少几十万每桌。如果有人家举办盛大的宴会,有时会有议论,甚至因为炫耀而名声不好。
然而,在城市,这完全不同,“底价”也没人注意,似乎各家自便。他们认为家庭有条件就举办“丰盛的宴席”以示好客。他们也不计较请柬的得失,只要宴会桌让客人感到满意,主人“有面子”就行。
来参加的客人有人认为百年才一次,所以有婚礼时,甚至借钱也要举办得“体面”。
相反,一些人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婚礼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应该选择节约的方案,不应该跟风导致浪费,被舆论认为过于奢侈。
宴会客人应该评判吗?
参加婚礼的客人是受到新人家庭尊重的人,因此需要考虑“批评”。不是婚礼越大、宴席越丰盛就表示好客,反过来,不是举办简单、轻便的宴会就被轻视。
宴会客人应该表现出适当的行为,最重要的是婚礼温馨、愉快。挑剔、比较这场婚礼与那场婚礼不仅影响主人的快乐,还会形成负面舆论的群体心理。
婚礼也难免有不足,老人们常说“鬼嫌婚礼,人笑葬礼”,“没人嫌婚礼,没人笑葬礼”就是这样。
但应该有积极的态度,优先发自内心的祝福,真诚的心意,友好的微笑,而不是挑剔、消极的评论。
可以说,参加婚礼时每个人要记住:自己是受到尊重、被主人喜爱邀请的人。好吃不好吃,美不美,多不多……也只是每个人的主观看法;举办婚礼简单还是盛大也是主人的个人选择。
不应该议论,作为礼物的话题会变成不好的舆论,不仅影响主人,还会影响每个人自己。
永远做一个懂得欣赏他人幸福的贵客!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