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日起,胡志明市实施第一阶段无边界行政服务,共1,335项行政手续,占一站式服务中心接收的2,168项行政手续的大部分。居民和企业不分居住地、注册地,可以在任何最方便的地点提交和接收结果。目标是到年底实现100%行政手续无边界化。
城市在各乡镇行政中心增设了38个工作组以提供支持。其中1,182项手续属于市级权限,如:提供土地数据、颁发科技活动证书、颁发运输业务车辆标志。乡镇级手续包括154种,如:注册家庭经营、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丧葬费用支持。
不依赖行政边界的行政手续处理流程包括5个步骤:接收、受理审批、数字化结果、转移结果、返回结果。处理期限和费用保持不变。不同的是,官员必须100%数字化输入文件。如果手续需要纸质文件,文件将在当天通过邮政或快递发送。
实施模式半个月后,Dĩ An乡镇行政中心文件接收官员Nguyễn Thanh Sang表示,居民和企业更加方便,但接收官员面临巨大压力。因为在分离边界后,许多土地文件仍需要通过邮政在各乡镇之间流转,因为数据尚未互通。
据Sang先生介绍,居民只关心返回结果的时间,而许多文件需要额外的发送步骤,等待处理后才能返回。“居民不关心内部流程如何,如果返回延迟,接收官员必须承担责任,”他说。
在Gò Vấp,每天约有800人次前来办理手续。Nguyễn Chí Thanh先生,乡镇行政中心副主任,表示官员的精神是不拒绝任何情况,但最大的困难是数据系统尚未互通。
Thanh先生举了颁发营业执照的例子:在数字化文件后,官员必须在国家公共服务系统和部门的专业软件上两次输入数据。“很多信息,网络经常挂掉,软件又限制操作2-3分钟。只要停下来回答居民问题,就全没了,必须从头开始输入。有些文件需要输入5-6次才能完成,”他说。
数字化环节也遇到困难,因为许多大尺寸文件没有扫描设备,许多官员尚未获得数字签名。一些手续仍需要提交纸质原件,特别是土地领域,因此官员必须携带文件或通过邮政发送,存在丢失风险。
Võ Thị Trung Trinh女士,胡志明市数字化转型中心主任,表示城市根据政府第118号法令设定了年底实现100%无边界手续的目标。从8月1日至17日,系统已直接接收超过216,500份文件,其中近8,700份要求执行无边界行政手续。
“执行无边界行政手续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接受初始的故障并逐步完善,”她说。
据Trinh女士介绍,数字化是核心环节,但不仅仅是将纸质文件扫描成文件,还必须标准化数据,拥有数字签名以创造法律价值。为了解决A0设计图纸过大、没有扫描仪的问题,胡志明市需要规定企业在制作图纸时需要通过数字签名确认,从一开始就在网络环境中创建具有法律价值的文件;逐步转向通过国家数据库验证信息,而不是纸质副本;同时取消不常发生的手续,减少居民必须亲自到场的情况。
为了减轻官员的压力,Trinh女士建议在邮局、银行建立“公共服务代理”模式,以接收和数字化文件,并制定支付机制鼓励居民使用数字服务。
Nguyễn Đức Lam先生,法律与国家治理专家,表达了对今年实现100%无边界手续目标可能给系统带来压力的担忧,如果基础设施和数据尚未准备好。他认为,应优先考虑常见、文件量大的手续,如司法履历、驾驶执照、户籍、企业手续;同时关注偏远地区,那里居民难以直接接触服务。
与此同时,Nguyễn Quang Đồng先生,政策与传媒发展研究院院长,认为通过无边界行政手续处理模式,高效的行政中心将吸引大量居民和企业。“城市必须考虑到工作量增加的情况,官员必须加班,那么收入、待遇如何以激励他们?”他提出。
据这位专家介绍,作为领头羊,胡志明市需要更强烈地向中央政府建议关于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同步和升级共享技术基础设施。这是超出地方权限的因素,但决定了无边界模式的成功。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Ken;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