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报》看新闻经济之路 - 第7期:积累资源,服务社会

woo
By woo
16 Min Read

从《青年报》看新闻经济之路 - 第7期:积累资源,服务社会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越南革命新闻始终与政治宣传、政策传播的使命紧密相连,是党、国家与人民之间的桥梁。

然而,为了在新条件下继续完成政治使命,新闻机构不仅需要勇气和热情,还必须主动构建内部力量,特别是财务资源。

做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做新闻

做高质量的新闻总是需要大量资源——从长时间的调查报道、充满生活气息的纪实、特写、档案,到派遣记者到国际热点地区……所有这些都已成为《青年报》版面上的“特色”。

从成立之初,《青年报》就意识到,报纸的每一个报道决定不仅是反映事件,更是为社会和政策制定者设定议程(agenda-setting)做出贡献。

还记得2002年底,当听到一位公民在平顺省1号国道旁的一家“囚犯饭馆”中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青年报》的记者和通讯员立即出发。他们像普通民众一样坐在乘客座位上,从同奈、平顺到义安、河静,倾听、观察、记录并讲述那些充满血泪、苦涩和痛苦的饭食故事。

从那时起,地方官员的责任和相关性被提出,不仅在公众舆论中,还在国会代表的办公桌上,推动职能部门果断介入,消除南北轴线上“囚犯饭馆”的祸害。

或者在2005年,《青年报》继续引起轰动,派遣记者到新加坡调查电子电表造假生产和销售网络。从那时起,不仅澄清了一个跨境商品原产地造假网络的运作方式,系列报道还提出了关于公共采购流程和透明度、以及“裙带资本主义”风险或“离岸企业在国有企业上游泳”状况的重大问题。

这些系列报道不仅反映了记者的奉献精神,还显示了编辑部在愿意调动资源组织遍布越南甚至跨越国界的调查报道时的远见和“敢于投资”的勇气。

做好新闻,归根结底,需要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经济在这里不仅是养活机构,在数字时代还是确保内容质量、现代技术、专业新闻团队和强大信息传播能力的基础。

想要有受众,必须有好的内容

从《青年报》看新闻经济之路 - 第7期:积累资源,服务社会

一份没有受众的报纸无法完成大众传播的使命。相反,想要有受众,必须有好的内容,而这只有在新闻有足够资源时才能实现。

1999年修订的《新闻法》允许新闻机构组织与其专业和业务相适应的商业和服务活动,以创造额外收入“重新投资于新闻发展”。

这里的财务显然不是目标,而是帮助报纸在舆论导向和政策传播角色中更有效运作的手段。

从1990年代初开始,得益于积累的内部力量,《青年报》有足够条件在河内、芹苴、岘港开设联络处,随后扩展代表处和常驻记者网络,从而提高了现场能力、报道范围和向全国读者传播信息的能力。因此,政策传播成为与日常新闻工作紧密相连的活动,被报纸集体自然和积极地接受。

拥有强大的编辑部和活跃的记者团队,以及现代技术和稳定的财务,《青年报》已经执行了关于党的决议、中央会议等一系列高质量报道,最近的是发展企业家队伍的方针。

《青年报》总编辑黎世渚表示,根据第68号决议,报纸制定并实施了一个全面的传播计划,包括多种多样活动,旨在传播新颖信息,强调私营经济部门的重要性,促进社会、政府和企业在认识和行动上的转变。

议会活动的报道也为《青年报》在整个发展历程中赢得了声誉。《青年报》的记者没有以“宫廷”方式报道新闻,而是深入分析、评论、旁听采访,推动政策。

他们是,正如《青年报》前副总编辑黄山福所描述的,“总是受到同事尊重,并为被编辑部选中并派往国会感到自豪”的人。

做新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从《青年报》看新闻经济之路 - 第7期:积累资源,服务社会

一份报纸能够靠自己的收入生存——这是宝贵的。但一份知道用这种内部力量回馈社会的报纸——这才是创造价值的事情。自主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活得有意义。

越南需要更多这样的报纸:从艰难中成长,依靠公众的信任壮大,并始终保持奉献的火焰,使每一页报纸不仅是新闻,还是与国家同行的旅程。

在过去的50年里,《青年报》是少数能够设计和组织有系统、有意义、有深度和广泛影响力的社会活动的新闻机构之一。典型可以提到“为了明天发展”计划——从1988年开始勤奋播种信任的种子,支持成千上万处境困难的学生学习、成长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经过35多年,“为了明天发展”不仅是慈善活动,还是以人为本、为社会共同发展做新闻哲学的最具体体现。在那里,《青年报》不仅是新闻提供者,还成为激发灵感、汇聚个人和社会群体意志和力量的地方,成为读者寄托信任、表达对社区和国家责任和情感的场所。

其他计划如“Thúy的梦想”、“永远的20岁”、“为长沙添砖加瓦”、“为正义签名——抚慰橙剂痛苦”、“远方的祖国”论坛,或关于越南海洋主权的深刻传播活动……也是新闻与行动、与人、与国家相结合精神的鲜明证明。

这些活动不仅是传播亮点,还是为《青年报》品牌建立信誉和稳固地位的基础。

对于越南革命新闻,答案越来越清晰:做经济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了足够强大以完成政治任务,同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服务型新闻的典范

做经济是为了更好地做新闻不是一种选择,而是自“革新前夜”以来的必然要求。一份内容强大、财务稳健、职业勇敢和社会活动深刻的报纸,正是服务型新闻、以人为本、为发展服务的理想典范。

《青年报》正走在这条路上,从实践中可以相信,当得到投资、授权和信任时,越南革命新闻将在下一段旅程中为社会和祖国创造巨大价值。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