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建筑公司Tropical Space从雨季的节奏中汲取灵感,于2016年为当地工匠Lê Đức Hạ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抗洪陶土工作室和作坊。每年,洪水会涌入这个突出立方体建筑的下游部分——但洪水不是冲走它,而是潮水轻轻流过穿孔的砖墙。工作室的网格砖设计还利用气流和阴影来抵御中部地区的恶劣气候。
2023年,建筑师们扩展了陶土工作室项目,增加了一个邻近设施,为其他当地工匠提供空间,以及一个大窑炉和游客中心。内部,工匠们将他们的产品存放在2米高的架子上,高于本世纪村庄中见过的最高洪水水位。工作室的电缆系统安装在离地面近一米的地方,设备可以在雨季安全地移动到高架上。
“我们没有设计建筑来对抗或面对水,”Tropical Space的联合创始人Nguyễn Hải Long告诉CNN,并补充说:“相反,它站在那里,静静地观察河流的涨落。”
他是国内新一代建筑师的一部分,专注于当地材料和传统建筑技术——不仅是特色砖块,还有高脚屋基础和浮动竹地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工具。他说,陶土工作室和作坊的设计受到该地区传统房屋的影响,这些房屋通常通过穿孔墙在季节性洪水中幸存下来。
内部,穿孔砖墙提供阴影并带来气流
拥有超过3200公里的海岸线和低洼的河流平原,越南一直被列为世界上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在这些日益增长的威胁中,河内的H&P Architects正在重新构想建筑作为活生生的实体,呼吸、上升和下降随水流——这些建筑被锚定,用桩和绳索固定在河床上。
公司的浮动竹屋原型为湄公河三角洲易受洪水影响的社区提供了一个模块化解决方案。实心竹桩形成一个轻便但坚固的三角形框架,由回收塑料桶支撑。一个宽敞的悬挑屋顶帮助收集雨水并支持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源和储备水,如果附近道路暂时被淹没。
被锚定在河床上,房屋可以随潮水上升和下降——即使在强风暴中
在Cẩm Thanh村,靠近著名旅游景点会安,卡萨米亚社区之家坐落在一个潮汐河流的混凝土基座上。由VTN Architects设计,该公司由越南最著名的当代建筑师之一武重义创立,这个社区之家由22个竹拱架组成,形成一个8.8米高的圆顶,能够偏转强风。
竹子以其灵活性闻名,允许建筑框架在强风中弯曲和摇摆。建筑的茅草屋顶用一层钢网加固,通过遮蔽内部免受自然恶劣元素的影响来增强保护。该建筑在2020年残酷的飓风季节中幸存下来,当时有十几个飓风袭击了该国。
“竹子真的与天气和谐,特别是在像越南这样湿热的气候地区,”武重义在2006年创立VTN Architects,在电话采访中告诉CNN。“对于靠近海边的餐厅或社区空间,竹子应该更频繁地使用,因为它非常有效且贴近文化。”
这些建筑解决方案,源于几个世纪的气候适应,最终可能产生超越越南的影响。H&P Architects表示,他们收到了来自亚洲及其他地区易受灾害社区的竹浮动房屋请求。最初,公司创始人只设想抗洪房屋满足“当地需求”,但项目完成后,请求来自柬埔寨的洞里萨湖、菲律宾、印度、中国甚至美国等地。
与此同时,VTN的建筑师武重义已被委托设计越南以外的一些大型竹项目,包括中国厦门的一个大型餐厅。
武重义已经完成了中国的其他竹项目,以及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一个宁静竹亭。他说自己也在探索缅甸和印度的项目。
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将竹子描述为“高碳材料的有吸引力的替代品”,但竹子在西方建筑中应用缓慢是由于其作为非传统材料的地位、当地市场的稀缺性以及行业中的怀疑(例如易燃性)。据ICE称,到目前为止,只有八个国家颁布了竹建筑规范,美国是列表中唯一的西方国家。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Thanhn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