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酸和水制造假醋:需要对假食品进行'重罚'

woo
By woo
13 Min Read

用酸和水制造假醋:需要对假食品进行'重罚'

不仅是假醋,过去一段时间,许多类型的假货不断被职能部门揭露。难道是因为处理这些行为的制裁不够'重',所以许多人仍然不顾一切地生产和销售假货?

用酸和水制造假醋

岘港市经济警察局最近当场抓获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假醋的窝点。初步调查显示,Kiều Văn Thanh 先生及其妻子 Bùi Song Hậu 是位于岘港市安溪坊第45组的食醋生产设施的业主。

这个设施平均每天向市场投放超过1000升成品醋。然而,他们不是通过自然发酵方法生产糙米醋,而是使用工业乙酸与井水稀释,比例为2升酸/100升水,以制造假醋。

警方已传唤并送达了立案决定、起诉决定,临时拘留了 Thanh 先生;对 Hậu 女士实施了禁止离开居住地的措施,涉及生产和销售假货作为粮食、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

搜查上述生产车间,警方没收了超过2000瓶成品假醋(相当于超过2000升假醋)以及20罐纯乙酸(相当于600升酸)。据初步计算,这些原材料可用于生产约30000升假醋。

据职能部门称,使用酸配制假醋会增加对胃的损害风险,导致神经中毒、癌症,甚至如果乙酸超过允许阈值,可能导致死亡。

此前,岘港经济警察部队也摧毁了一个生产假燕窝的链条,并没收了近38000瓶假燕窝。

制裁有足够的威慑力吗?

谈到这个问题,岘港律师协会的 Nguyễn Thị Thanh Thanh Trà 律师表示,根据第98、12和24号法令的规定,生产和销售假货的行为,根据违规程度,可能被处以300万越南盾以上的罚款;最高可达2亿越南盾,涉及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辅助剂、食品防腐剂、预防疾病药物、药品、制药原料、化妆品、医疗设备、头盔等的假货生产和销售行为。如果违规严重,可能根据刑法第193条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生产和销售假货作为粮食、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是违规行为,可能被判处2年至20年监禁或终身监禁。

罪犯还可能被处以4000万至2亿越南盾的罚款,禁止担任职务、禁止执业或从事特定工作1-5年,或没收部分或全部财产。

据 Trà 律师称,当刑法于2025年修订时,对涉及上述罪名的商业法人的处罚已显著增加。违规企业可能被处以20亿至360亿越南盾的罚款,取决于违规程度;可能被暂停活动6个月至3年或永久暂停。

此外,商业法人还可能被处以2亿至6亿越南盾的罚款,禁止经商、禁止在某些领域活动或禁止筹集资金1-3年。

据 Trà 律师称,生产和销售假货的问题,特别是在粮食、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领域,正在日益增加。假货不仅对合法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还直接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

许多生产设施仍然公然运营,不顾规定,因为获得的利润相对于被处理的风险太大。正是由于利润巨大,不顾一切、冒险的现象在许多地方发生。

"与实际的违规相比,目前在假货和假食品领域的案件和处理违规行为还微不足道。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更坚决的扫荡,不诚实的商业企业和个人将被迫退缩" - Trà 律师分享道。

岘港理工大学的化学系主任 Đặng Minh Nhật 副教授表示,工业乙酸主要通过化学合成过程生产,其中最普遍的是甲醇和一氧化碳之间的反应。

由于用于此反应的原材料可能含有重金属,并且形成的乙酸具有高腐蚀性,在反应的高压和高温条件下,乙酸会释放设备、管道中的钢材中的重金属,因此粗产品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

从粗乙酸中可以精炼得到食品级乙酸,用作食品添加剂以调节酸味,编号为INS 260或E260,或精炼到更高纯度用于药品。

工业乙酸,用作溶剂或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如果不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则不能用于食品生产,包括食醋。

用于食品的合成乙酸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 - 酸度调节剂的标准,其中包括铅含量的限制。在QCVN 8-2:2011/BYT中,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限制也规定了食醋中重金属的最大含量。

因此,使用工业食醋(未经食品标准认证)以及井水(未经处理以达到食品加工用水标准,根据饮用水质量标准)潜藏着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安全。

(编译:李程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