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设定年均增长11%的目标

mika
By mika
11 Min Read

根据9月18日通过的岘港市党代会决议,2026-2030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GRDP)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1%。人均GRDP达到每年8500美元(约2.16亿越南盾)。发展投资资本超过660万亿越南盾,年均增长14-15%。该市还力争数字经济占GRDP的比重达到35-40%,私营经济部门增长11.5-12%,并拥有至少500家创新初创企业。

岘港设定年均增长11%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岘港提出了多项重大方向,其中包括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动员社会资源投资基础设施;推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夜间经济和海洋经济等新模式。

该市计划形成六个重点领域,与六个增长动力相结合,包括:发展旅游和高质量服务业,与国际级度假房地产相结合;保护和发扬世界和国家文化遗产;发展物流服务,与国际机场、海港、经济区和国际口岸的系统投资相结合。

此外,该市将发展高科技产业、数字技术、加工制造业、支持产业,与加快生态工业园区部署、研究发展清真产业相结合;发展信息技术、电子、电信、半导体微芯片产业,与数字经济、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该市发展高科技农业、林业和深加工药材工业园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现代渔业中心,与保护海洋和岛屿安全与主权相结合;在东部地区形成沿海城市链、大型、现代、智能的绿色新城区,并在岘港湾开发海上空间。

该市还同时在朱莱经济开放区、自由贸易区和岘港越南国际金融中心实施战略项目。

岘港设定年均增长11%的目标

科学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被确定为重要突破。岘港将建设国家规模的数据中心、半导体微芯片实验室、创新初创中心,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以吸引新技术领域的高质量人才。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市设定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受过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劳动力比例达到37-40%,人类发展指数(HDI)达到0.787,平均寿命为75.5岁。多维贫困率降至2.66%,其中城市地区仅为0.74%。

展望2045年,岘港致力于成为生态和智能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工业、物流、创新初创和亚洲级旅游目的地。

岘港市委书记梁阮明哲表示,2025-2030年任期第一次市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将岘港建设成为现代、富有特色、生活质量高的城市;成为重要增长极、创新初创、物流、金融、高科技和国际旅游中心。

岘港设定年均增长11%的目标

该市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得益于政治社会稳定、投资环境有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质量人力资源和广南人团结创新的传统。梁书记呼吁全党、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发扬自力更生、渴望向上的精神,决心胜利执行决议。

“大会结束后,各级党委、党组织、干部、党员和人民需要迅速通过具体行动将决议付诸实践,在各个领域创造明显转变,”梁书记说。

此前,政府设定了到2030年人均GDP约为7500美元(按当前汇率约合1.9亿越南盾)的目标。因此,岘港的目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00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人均GDP是反映经济产出价值的基本衡量标准,同时间接体现人均收入。这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自7月1日与广南省合并后,岘港成为全国最大城市,面积近1186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00万,拥有两个机场(岘港、朱莱)、三个国际海港(仙沙、莲沼、朱莱),以及旅游优势,如美溪海滩、山茶半岛、巴拿山和两个世界遗产会安、美山。

2020-2025年期间,原岘港市GRDP年均增长6.82%,原广南省年均增长4.6%,两地合计年均增长5.8%。原岘港市国家预算总收入估计为125949亿越南盾,原广南省为134613亿越南盾,两地合计为260562亿越南盾。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