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3日上午的国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荣先生强调,建设校园文化是核心任务,旨在防止暴力,对学生进行道德和生活方式教育。然而,他对教育部门目前倾向于“不处罚”而只是提醒、说服的观点表示担忧。
“在一个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的社会中,仅靠说服的措施有效吗?学校中的教育问题不成功将对未来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他说。
文化社会委员会主任同意保护学生、以适当方式对待学生的原则,但认为需要更仔细地研究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于“严重偏离标准”的情况,因为仅提醒或检讨太轻,难以产生教育影响。
最近在河内市大金初中,一名七年级男生在被要求上交尖锐玩具时,拉扯老师的头发、按住头部并推倒班主任。事件持续约两分钟,之后该学生夺回了玩具。学校与家长沟通,要求学生在全班面前向老师道歉;家庭自愿让孩子停学10天以加强管教。定工坊代表表示,“老师已原谅,学校和地方正在合作稳定学生心理”。
教育部第19号通知自10月31日起生效,规定对学生的最严厉纪律是写检讨书,取代了之前的停学。部门表示,该文件体现了将学校纪律与行政或刑事处理措施分开的政策,后者属于法律范畴。因此,学校纪律被导向具有教育性,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错误、自觉改正并培养积极生活方式。
在大金事件之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局局长武明德评估学生的行为严重,影响教师安全和教学环境。他认为违规行为需要严肃处理,但提出的措施应既起威慑作用,又为学生提供改正机会。
学生事务处处长黄德明也确认第19号通知的方向是从“处罚”转向“教育和支持”,符合全面发展品德和能力的目标。他提醒,停学、开除等行政形式可能使学生失去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增加违法风险。
对于新规定过轻的担忧,明先生强调所有违规行为仍受法律体系调整。“根据程度和后果,每个个体都可能根据刑法、未成年人司法法和其他规定受到处理,”他说。
部门还要求学校在超出权限的事件中与职能部门合作,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以支持学生调整行为。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Momo;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