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胡志明市和全国应用AI摄像头进行非现场处罚

mika
By mika
9 Min Read

希望在胡志明市和全国应用AI摄像头进行非现场处罚

9月24日《青年在线》发布的“河内开始安装AI摄像头进行非现场处罚,半天发现1,798起违规”信息,收到了许多读者的反馈意见。

其中大多数意见认为,使用AI摄像头将有助于提高市民的道路意识,使其更文明,并减轻交警的压力。

河内应用AI摄像头的诸多好处

读者双子对AI摄像头系统表示赞赏,仅在半天内就发现了近1,800起违规案例。

“这表明安装摄像头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这不仅有助于减轻交警的负担,还有助于提高交通参与者遵守法律的意识”,这位读者留下了意见。

读者显先生希望AI摄像头系统能够广泛部署,这样交通参与者就不会再因非现场处罚而违法。从而调整市民的交通行为,使其更文明。

此外,据许多读者称,AI摄像头还有其他有益作用。如读者红幸认为,该系统将帮助河内获得准确数据,以制定越来越有效的交通解决方案。

特别是根据读者天青的说法,AI摄像头非现场处罚系统是一个透明、公平的解决方案。所有违规行为都通过图像记录。

一位读者惊喜地写道:“这太棒了!很快就能变得更文明,希望努力在全国推广”。

鉴于河内正在部署的AI摄像头系统的优越性,许多读者希望推广、继续投资,在首都、胡志明市乃至全国“覆盖”。

尾号为“79”的读者希望胡志明市也早日实施这一模式。

希望在胡志明市和全国应用AI摄像头进行非现场处罚

胡志明市加强应用非现场处罚摄像头

据胡志明市公安局交警处(PC08)代表称,目前安装在全市各条道路上的1,000多个监控摄像头的图像将不断更新,将监控数据传输到中心。然后快速分析数据,显示违规车辆信息。

目前流程逐渐自动化,摄像头识别车辆、测量速度并检测多种违规行为,如超速、闯红灯、在人行道上行驶、逆行、违规停车等。

因此,系统记录错误后仅几秒钟,车辆数据包括车牌、车型、座位数、车主信息将完整显示,并附带法律依据进行处罚。

违规图像清晰度高,附带位置、坐标、路线和时间信息,帮助违规者轻松识别并减少争议和投诉。

处理流程也显著缩短。

经过检查和核实后,交警仅需约2小时即可发出违规通知,上传到查询系统并发送到车主注册地址。

通过邮局的挂号邮寄机制,任何以“未收到通知”为由逃避罚款的情况都可以被核实。

其中引起公众不满的违规行为之一是车辆在人行道上行驶,特别是在高峰时段。

最近,杭青交警队已通过摄像头采取严厉措施处理此类行为,进行非现场处罚。

仅在9月17日和18日两天,该单位记录了在阮盎、范文同、潘文治、阮席等路线上有201起摩托车在人行道上行驶的情况。车主已收到违规通知并被要求配合处理。

加强非现场处罚不仅有助于减轻交警在路上的直接压力,还起到威慑作用,迫使市民改变交通习惯。AI技术、密集监控系统和快速、透明处理机制的结合正在显示出明显效果。

在像胡志明市这样车辆密度一直很高的大城市背景下,扩大非现场处罚有望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市民建设更安全、文明和有序的交通环境。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Woo;来源:Tuoitre)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