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导弹技术的先锋女军官

Fang
By Fang
13 Min Read

在9月24日的全军决胜竞赛大会上,Viettel航空航天研究院C4中心主任、中校黎氏恒分享了为越南导弹工业发展服务的核心技术研究历程。她表示,导弹生产是最高机密领域,具有高度特殊性且严格保密,很难接近。然而,任何国家若能掌握,将增强军队的实力和战备能力。

为了取得成功,恒中校和工程师团队必须克服许多“看似不可能”的挑战。除了研究压力,她还承担家庭责任,一边从事科学工作,一边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有时她自问是否有力量继续前进,然后又自我鼓励:“我若退缩,谁会前进?我若放弃,这艰难留给谁?”正是这种决心帮助团队坚持到底。

2016年,她被指派研究中程反舰导弹的研发,其中“导引头”被比作“眼睛”——最复杂的部件,决定导弹的效能。项目组刚成立时只有7人,几乎一无所有:无人曾在导弹领域工作,没有完整资料,缺乏试验基础设施,外国合作伙伴也不合作。

研究导弹技术的先锋女军官

最初最大的挑战是整个团队对“导引头”概念模糊,可能导致失败、浪费资源,无法完成军队交付的任务。在此背景下,恒中校和队友必须同时解决两个问题:阐明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同时建立反映实际条件的测试流程以评估产品效果。

工程师团队选择了“逆向设计”方法并模拟作战情景,创建数百个场景和多个试验版本以逐步完善产品。他们还自建试射室,用快艇和直升机携带导引头接近目标,代替实际发射导弹。这一创新缩短了研究时间,同时为预算节省了数百亿越南盾。

她说这段旅程伴随着许多难忘回忆。有工程师累到半夜流鼻血,只能用餐巾纸止血后继续工作;有年轻人晕船但仍醒来操作电脑,然后又倒在甲板上。在飞机上试验时,团队担心飞行安全,但坚持说服并接受多次在严格技术要求条件下的飞行。

在基础设施有限的条件下,当开发用于导引头的浸焊技术时,恒的团队应用了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利用临时工具和现场调整的简单设备,在专业监督和严格安全控制下进行。

2020年,产品通过国防部验收,标志着越南军队中程亚音速反舰导弹研发的首个成功。“这一成就证明了工程师在导引头领域掌握高科技的能力——即使是许多发达国家也遇到困难的部件”,恒中校说,表示产品质量与国外样品相当,有助于节省国防预算,主动装备武器,增强军队独立作战能力。

在起步之后,团队被指派更紧迫的任务,恰逢新冠疫情爆发导致人力短缺、供应链中断、研究协作受阻。尽管如此,他们仍成功开发了多种新型、更远射程、更精确导弹的导引头系列。

恒中校表示,各国通常需要至少10年开发一种导弹系列。在8年内,她的单位已完成三种导引头产品系列和一种反舰导弹测高雷达系列,同时建立研究基础设施以服务更现代产品的开发。

步入40岁,这位人民武装力量英雄认为已取得的成果仅是开始。她说,每项研究成果不仅是团队的努力,也是感恩前辈的方式,并确认在保卫祖国事业中对军队的责任。

研究导弹技术的先锋女军官

掌握武器

国防工业总局副主任杨文安少将表示,单位研究武器的旅程是“跨越千难万险”逐步突破的过程。从主要依赖样品研究,现单位已转向无样品制造新产品,从独立产品进展到集成高科技系统。

他承认越南掌握核心技术的能仍有限,顶尖专家队伍缺乏,许多工程师在没有技术资料转让时必须自行摸索解码产品。世界军事冲突和禁运令使寻找特种物资难如“海底捞针”。

在此背景下,单位主动提议开设新制造项目,如XCT-02运兵装甲车、XCB-01步兵战车——这些产品已在国际防务展上介绍并参加A80阅兵。

据安少将,从2020年至今,单位80%以上的科研产品已投入生产。有90种新武器、装备被交付“0”系列生产(试生产,完善流程后批量生产),另有141种被交付批量生产和维修。

研究导弹技术的先锋女军官

其中,许多步兵和军兵种武器已研究、生产成功,如步兵战车、运兵装甲车、自行火炮、舰炮、侦察和战斗无人机、低空防空导弹、中程反舰导弹战斗部。一些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高技术含量品种也已完善,如能摧毁装备爆炸反应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的坦克的新一代反坦克武器;或因合作伙伴未转让设计资料而多年停滞的新一代通用机枪。

“这些成果已帮助越南进入能自主研究、设计、生产、维修大多数步兵武器、装备的国家组;同时逐步掌握各军兵种武器的设计、制造、现代化”,安少将强调。

研究导弹技术的先锋女军官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VNExpress)

Share This Article
没有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