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在胡志明市干部学院,东南部地区政治学校竞赛组举办了一场科学研讨会,主题为“在新形势下建设满足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
研讨会上,胡志明市干部学院国家与法律系讲师、硕士窦玉玲表示,合并后,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拥有15个专业机构,人员达6316人。其中,有612名公务员从巴地头顿省和平阳省旧地调任而来。
内务厅已建议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向168个坊社和特区分配11185个编制名额。这是巩固基层人力资源、在县级不再存在时承担更大工作量的重要步骤。
此外,内务厅继续建议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从胡志明市旧地的预备编制中补充140名公务员编制和200名职员编制,以服务于胡志明市公共行政中心的运作。
据硕士窦玉玲介绍,目前坊级专业部门的功能和任务在范围和深度上均有所扩展。工作量覆盖多个领域,这对队伍提出了高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综合技能和灵活应对实际情况的能力。
然而,在当前结构下,平均每位公务员需承担4至9项任务,细节繁多。这导致处理进度有时缓慢,降低了民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即使在管理和指挥工作中,领导力量薄弱也使分配、检查和监督面临诸多障碍,降低了参谋和整体指挥的效率。
因此,硕士窦玉玲认为,需要提高干部招聘和使用的质量,从平均分配思维转向基于能力、职位和当地实际需求的选拔机制。应尽快向坊级分配公务员总编制,本着不严格划分党、政块的原则,让坊级人民议会根据当地实际需求主动分配...
胡志明市干部学院党建系主任、博士陈氏河云认为,根据中央组织委员会评估,在地方两级政府模式运行一个月后,大多数机关、组织和单位已配备充足的干部和公务员以指挥活动。
然而,干部队伍质量尚未真正匹配,部分方面仍有限制、薄弱,许多干部缺乏专业性,工作不符合专业和特长,外语水平、沟通技能及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能力仍有诸多不足。
关于坊级干部队伍,配备的干部和公务员在数量和质量上既过剩又不足。许多地方缺乏科技、地政、财政、司法、医疗、建设、交通等领域的专业干部。
此外,由于在短时间内安排、完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没有时间进行准确评估,导致干部配备与能力、特长不匹配,干部不熟悉工作,在执行任务时仍显笨拙。
因此,审查、安排、完善和提高坊级干部质量必须被视为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
据博士陈氏河云介绍,实施一段时间后,有必要准确评估每位干部的工作效果,结合职位,迅速安排、配备合适人选,避免“铁匠被派去做柜子,木匠被派去打刀,结果两人都手忙脚乱”的情况。必须正确分配任务,“如果知人善任,两人都能成功”。
同时,各单位领导需紧跟各科室,重新安排合适人员,解决干部过剩和不足的问题。
此外,需重视干部培训工作。政治学校应制定针对不同对象需求的培训课程框架。培训内容应简洁实用,采用“手把手指导”方式,有必要调查坊级干部的需求,以补充新专题,服务于每个职位。
此外,工作繁多、压力大,坊级干部需具备情绪管理技能,以维持心理平衡并在各种情况下正确应对。
服务型政府不应存在干部官僚、专权、为难民众、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培养干部的公德非常重要。
“接下来将同步通过KPI评估干部,需将民众满意度纳入评估标准,审查并替换满意度低的干部,”博士陈氏河云说。
硕士阮氏新—第二区政治学院—认为,需将数字技术强力应用于整个干部管理和开发流程。建立国家干部、公务员和职员的数字数据库,完整更新每个人的档案、学历、工作经历和评估结果。基于数据的管理将有助于信息透明化,减少干部评估中的情面和主观性。
此外,可以应用绩效管理软件,允许实时跟踪工作结果,基于具体、清晰的指标。人工智能技术还能支持分析能力,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从而帮助科学规划干部发展政策。
(编译:Cici 越南中文社;审校:Fang;来源:Tuoi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