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相距约70公里的和庆坊与松昆乡举行了结义仪式。从“为穷人基金”,和庆坊建造了两座情义屋(每座6千万越南盾),向贫困户提供了30份支持(每份100万越南盾),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同胞,并赠送了50份奖学金(每份100万越南盾)以鼓励困难学生。总价值为2亿越南盾。
和庆坊书记阮河北表示,这是对松昆的初步、实际支持。未来,各团体将直接连接,支持困难模式和社区项目。“当坊动员资源帮助穷人时,松昆也将成为分享对象之一,”他说。
松昆尚未有回礼,但该地区拥有许多珍贵药材,以及由戈都族同胞编织的藤编、黑姜或土布等手工艺品,将成为“结义兄弟”和庆坊的供应来源。和庆坊的商品也将更方便地运往这个高山区销售。
和庆坊与松昆的结义项目面向多个实际领域。在教育方面,和庆坊的学校将与松昆的学校结义,支持书架、书籍、学习用品,并呼吁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力争100%儿童在更好条件下上学。
在经济方面,双方合作销售OCOP产品;如藤盘、黑姜、土布、龙贡等特产有机会进入城市市场,而和庆坊的商品则运往山区。和庆坊还支持建设“一乡一品”(OCOP)模式,参加展会,有助于推广产品并增加居民收入。
此外,文化交流活动受到重视,帮助山区和城市居民相互理解、更紧密联系。双方协调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将少数民族劳动力送往工业区工作以获得稳定收入,实现可持续减贫;同时维持对贫困户、政策家庭和弱势群体的慰问和支持。
37岁的松昆乡戈都族社区旅游企业主丁氏陈说,“山区人民将非常高兴”与城市坊结义,以便共同实施具体行动项目,帮助同胞脱贫并拥有更可持续的生计。
松昆在药材种植方面潜力巨大,但要成功需解决关键问题——稳定的销售渠道。“当没有销售渠道时,乡亲们将失去生计并逐渐灰心,”她说,并举例说明黑姜种植模式在Bhờ Hồng村曾因压价、无人收购而失败。
陈女士表示,传统的结义过去只在戈都族村庄之间进行,现在扩展到与城市坊是“非常值得高兴”的进步。“这种联系将有助于推广戈都文化,支持农产品、手工艺品销售,发展旅游,同时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她说。
松昆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杜友松期望,结义仪式及和庆坊的支持不仅帮助居民缓解眼前困难,还为长期合作奠定基础。项目将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创造稳定就业,吸引预算支持,并促进从基础设施、旅游到投资、工业区的全面发展。
与广南省合并后,自2025年8月起,岘港市委已统一分配60个平原区乡镇与33个山区、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边境、海岛乡镇结义,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这一想法源于原岘港市委书记阮文广,他在视察多个高山区乡镇时认识到迫切需要立即支持以实现均衡的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岘港市委已就此发布决议。
截至目前,岘港市93个乡镇中的89个已完成结义。其中,海洲坊与雄山乡结义(相距100多公里);山茶坊与茶灵乡结义(相距150公里),安海坊与茶林乡结义(相距近200公里)等。
乡镇结义的目标是加强联系、互助共同发展;提高生活水平、减贫、建设日益富裕美丽的家乡。此外,还包括建设高效的党和两级政府。结义后,双方将共同学习、分享领导、管理、动员群众经验,建设更好的干部队伍。
平原乡镇将派干部上山指导业务;山区乡镇派干部下坊学习经验,轮流至少3个月。各坊还承诺帮助乡镇应用信息技术,简化手续,更方便服务居民。
岘港市委常务副书记阮庭荣评价,结义已不再流于形式、文化交流、文艺活动,而是更实质化。城市、平原区的坊、乡将连接企业投资、创造就业,并支持高山区乡亲生产销售农产品、OCOP产品、手工艺品,帮助增加收入和减贫。
此外,城市坊还支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如:支持诊疗、医疗物资;交流保健经验;支持学习设备,动员学生充分上学;呼吁建设情义屋、民生工程、困难户生计模式。
“结义本着自愿、团结、平等精神;共同发挥优势、分享困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阮庭荣强调。9月份,城市完成100%乡镇结义,以实施“拉近”山区与城市的解决方案。
(编译:Ivy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VN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