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Bualoi昨天以35-40公里/小时的速度进入菲律宾中部,是台风平均速度的两倍。由于移动速度快,它于昨天约19点进入南海,比预报提前了三小时。台风目前仍以30-3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西移动。
在南海台风历史上,很少有台风移动如此快。此前台风Dot(1985年)在接近中部时加速超过30公里/小时。台风Linda(1997年)进入南部时,速度达到约30-35公里/小时;台风Doksuri(2017年)在逼近北中部时也有加速超过30公里/小时的阶段。
气象与气候变化研究所气象气候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伯坚博士表示,通常南海台风以平均15-20公里/小时的速度移动。Bualoi台风移动快是由于副热带高压环流(位于纬度25-35度的高压区)活动非常强且广泛,形成稳定的引导气流,迫使台风以西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
同时,低压槽或季风槽——热带辐合带(两半球信风相遇导致空气汇聚,形成多云多雨区)的延伸部分——正在明显发展,横跨中部并直接与台风连接。这种状态使Bualoi的路径如同置于轨道上,沿低压槽滑动,难以减速。
这位专家还认为,沿途大气环境较为开阔,扰动少,风切变小,而海洋温暖且能量丰富,有助于台风环流紧凑。因此,Bualoi既能加速,又有条件在移动过程中维持强强度。
河内国家大学自然科学大学气象水文与海洋学系副主任阮明长副教授也认为,有三个因素导致台风移动快:中层对流层的引导气流强且无扰动;台风核心区内大气过程的东-西方向强不对称结构;以及从西太平洋到南海的海面高温扩展。
解释台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导致登陆北中部的风险,阮副教授认为主要原因是科里奥利效应使台风漂向该方向。科里奥利是地球自转导致移动物体方向偏移的现象。在北半球,物体(如空气团、洋流)会相对于运动方向向右偏移。
进一步分析,张伯坚博士认为台风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南缘控制。目前,该高压向东(越南方向)深入扩展,使台风路径逐渐偏向北方,而非直入中中部。
同时,横跨中部的低压槽充当大气桥梁,使台风正沿此槽滑动。“低压槽目前有向北方抬升轴线的趋势,拉动台风路径也向北中部移动,”张博士说,并补充道,开阔的海洋环境,无地形摩擦或风切变阻碍,帮助Bualoi维持快速速度和稳定路径,波动少。从而使台风登陆北中部的可能性日益明显。
Bualoi是2025年最危险的台风之一
专家们均认为,多个因素使Bualoi成为2025年最危险的台风之一。首先,移动快使当局和民众准备应对的时间少。当前热力、动力学条件非常有利:海洋温暖、湿度充足、风切变低、对流发展强,因此台风很可能升级,可能达到13级或以上(在海上)。
强度预报模型显示,台风在未来24小时内突然升级2-3级的概率超过50%,增加登陆前的危险程度。
“由于移动快,强风区深入内陆将比同级台风通常更强。登陆时间短增加风暴潮与潮汐共振的风险,特别是如果台风在夜间登陆,”张博士担忧道。
此外,这位专家认为台风可能在北和北中部引发短时强降雨,导致山洪、山体滑坡和平原、城市内涝风险。登陆中部并移向老挝后,台风后环流仍可能给清化省西部、义安省及越老边境沿线带来大雨,特别是在有水电站、水库的区域,潜藏类似台风Kajiki的情景。
应对台风,专家们认为首先应呼吁船只进入安全避风处,严禁出海,特别提醒海上养殖户不要在海上留守。地方需制定沿海、低洼地区、滑坡风险区和房屋不安全户的疏散方案。
现场力量需加固堤坝、小型水库,加固房屋、学校、医院,准备水泵、备用发电机、药品、必需品,以应对突发事件。
民众需绝对跟踪气象水文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最新预报和警告,不主观,不传播或相信社交媒体上未经证实的信息。民众应主动加固财产,储备食物、清洁水,提前整理必需品,以便在命令下快速转移。山区、河边住户需特别警惕山洪、滑坡风险,准备好接到警告时疏散。
(编译:Jon 越南中文社;审校:Alex;来源:VNExpress)